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项目文化

农民工变身“安全专家” 

发布时间:2025-10-11来源:
【字体: 分享:

咱们农民工也能当专家啦!清晨,重庆市藻渡水库项目钢筋班的工人张锋攥着先锋个人证书,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证书上的烫金字。

在他身后,印着中交二航局先锋班组的流动红旗正迎风招展。数月之前,这群常被称作工地老黄牛的钢筋工们,还因安全违章频发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时间倒回202412月。藻渡水库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崔泽东攥着当月的《安全记录簿》眉头紧锁:高空绑扎护具佩戴不规范3起、塔吊信号误操作2起、违规使用焊机1……这个承担着锚杆焊接、钢筋笼制作等高风险作业的班组,像台随时可能熄火的旧机器。

为应对这一难题,安全部举行专项会议进行讨论。就在会议陷入僵局时,安全部部长王杰双灵光一现:必须改变班前会安全员念文件、工人当哑巴的模式,要让工人们轮流上台,讲一讲他们觉得重要的安全问题!

张锋至今记得那个早晨,当崔泽东宣布要搞班前会革命时,他正蹲在水泥墩上啃馒头,听见每个工人都要上讲台的新规,馒头渣差点呛进了气管。

变革从打破一人讲开始。首周轮值的张锋握着粉笔,在黑板上歪歪扭扭画了个钢筋笼。咱们绑扎时总嫌护腰碍事,可上周三李响从3米台滑下来,要不是系着安全带,后果不堪设想啊!浓重的四川口音震得会议室嗡嗡响,20几个工人盯着他腰间磨得发亮的护带,默默紧了紧自己的安全扣。

工人们迅速适应了班前会革命,但崔泽东发现,他们光有时时讲安全的热情,却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处处要安全的踏实。

为此,工地开始推行隐患排查我找茬活动。安全员每周都会偷偷拍摄现场作业照片,这些照片在工人们眼里成了藏宝图,因为找出其中隐患就能获得积分,而这些积分在月底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今年2月的一天,工地上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早早聚集在会议室,准备参加当天的班前会。李响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一丝严肃,眼神紧紧盯着投影仪投射出的照片。

老李,你今天找茬眼神够毒啊!工友们哄笑着给李响竖起大拇指。李响曾因违规焊接被扣过三个月奖金,但如今他却成了大家眼中的隐患排查专家。李响激动地指着投影上的照片说道:你们看,第三张现场汽车吊钢丝绳卡扣少了一个!

李响展示着刚兑换的洗发水,瓶身上的积分贴纸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他笑着说:这可比罚款管用多了!以前违规被扣奖金,心里总是不舒服。现在好了,大家都能主动去发现问题,不仅安全有了保障,还能得到实惠。

积分制的魔力在春汛期显现得淋漓尽致。当暴雨突袭时,工人们自发组成检查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转移关键机械,遮盖物资材料,加固吊装设备,清点现场人数,及时转移人员……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切应对工作在班组工人的努力下变得井然有序。

现在走进钢筋班的办公室,会发现他们的物资柜比劳保超市还齐全:第二层整整齐齐码着反光背心和安全帽;第三层的护目镜按近视度数分类摆放;最底层的急救包贴着李响专属”——这个粗汉子如今还是一名创伤包扎能手。

最让安全主管崔泽东震撼的是一次突击检查。当他拿起一个有着细小裂缝的防护罩时,路过的工人张锋立刻驻足:崔工,这不能用了,得贴停用标志啊!曾经需要反复强调的安全规范,已化作工人们肌肉记忆般的本能反应。

项目安全总监在调研报告上批注:当每个农民工都像安全专家般思考,本质安全才算扎了根。如今,班前会革命经验已被写入项目班组安全手册,张锋等人演示的安全检查法,也以视频形式进入新工人培训体系。

夕阳西下,张锋把先锋个人证书塞进工具包最里层,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以前总觉得安全是领导的事,现在咱们农民工既能搬钢筋,也能管安全。

骄阳射进班前会屋内,将黑板上我要安全四个粉笔字照得愈发清晰。在这里,一场静悄悄的安全革命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