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成都的夜间有了丝许的凉意。10点了,中交西南研发中心合约部办公室的灯照常着闪着光,没有一丝困意。
BIM中心派到项目部的“小老师”让所有人都带着一丝疑惑和意外。“这不是今年刚进公司的胡艺妮嘛!”和“小老师”一起参加新员工培训的高攀诧异的喊道。才到公司BIM中心实习了两个月的新员工胡艺妮当起了“小老师”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项目部。大家对这个“小老师”的水平期待之余同时也抱有一丝怀疑。
晚饭后,合约部的同事们准时聚集到了办公室,开始了“晚自习”的时间。“晚自习”的前半段由“小老师”胡艺妮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以中交西南研发中心B区3#楼为模版,通过广联达软件,对柱、墙、梁、板等结构进行钢筋算量;后半段由“学徒”们根据所学进行自我演练,“图纸上的这个墙的建模能在演示一遍吗?”“这个钢筋量的算法是怎么算来着?”……随着一个个疑惑得到了完满的答复,“小老师”在大伙心中的地位瞬间高了许多。“同样是一批进来的人,怎么你这么快就晋级成老师啦!”休息之余,大家打趣到。“我们还不是要培训,广联达的老师都是我们的‘常客’,内部也三五天就围绕一个专题交流一次”,胡艺妮笑道:”我们在公司也是常常要上‘晚自习’的!”
9点的项目部依旧是灯火通明,窗外机器的轰鸣声有节奏的打着节拍,仿佛是对每一节晚自习成果的实践。起初,胡艺妮还担心项目上的同事对这样的节奏有所不适应,后来发现自己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项目上常赶工期、抢进度,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
来项目的一个月,白天与合约部共同完成合同对照、资料整合等日常事物,晚上开“培训班”、上“晚自习”成了胡艺妮一个月来的缩影。BIM技术在项目上的落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次对合约部广联达软件运用的培训,让项目建模人员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即可快速准确的进行算量。
目前,公司BIM中心在致力于实现BIM集成平台与二航局管理系统的对接,通过BIM技术导入,可直接在BIM集成平台中直接输出公司月报,通过计算机核算出所需数据,避免了二次纸质填报及人工手算误差。(鲍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