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中交二航局第十次党代会系列评论之二
王世峰同志在党代会报告中,在全面分析外部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二航局的内部问题主要表现在:基业长青的目标与发展驱动不足之间的矛盾,共同体模式需要与资源整合不足之间的矛盾,“三转”发展要求与传统发展惯性之间的矛盾,并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中提档升级。这是基于对外部和内部形势的深刻洞见作出的精准判定和指导原则,是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指针。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对二航局而言,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各项政策的调整这是基本外因,内部战略眼光和管理水平、能力水准这是内因,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就是“形势”。准确研判形势,校准二航人自身的坐标定位,规划好前进的路线方向,这是公司党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变通趋时、顺应形势、把握时机,推动企业不断改革发展的依据。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以创新引导发展、驱动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理念。只有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才能系统解决企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坚持管理创新,才能疏通各层级责权利关系,将精益运营理念落到实处;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在产研结合和产业引领上先人一步;只有坚持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在市场拓展、投融资能力、盈利方式方面大幅突破;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创新,才能正确引领企业的价值导向。总的来说,就是要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创新体系、创新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破解“囚徒困境”,走向协同共赢,是企业赢得更多市场机遇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发展驱动不足的弱动力、资源整合不够的离心力,还是发展路径依赖的惯性力,都往往与企业发展中各单位之间协同理念不科学、协同机制不健全、协同路径不通畅密切相关。因此王世峰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协同中国交建战略,强化公司发展支撑力;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协同机制,打造公司生命共同体。这有助于避免资源重复配置、分散话语权不足、优质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让“一群公司”变成“一个公司群”,最大限度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另一个层面,在对外协同方面,也必须高度关注公司与其他企业、业主、政府、媒体、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关系,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惟志惟勤,一心一意致力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才能积蓄磅礴的发展势能。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精益运营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品牌经营能力,通过要素、平台和服务整合,市场经营和内部管控的精益化,海外优先战略的落实,以及品牌支撑能力的强化,来夯实和提升公司的能力基础,厚积薄发,发展的势头才能更加浩大雄健,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转换周期才能更长更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的“时”与“事”既包括市场布局上的国家战略趋势、空间转移趋势、定制服务趋势、综合开发趋势和深耕经营趋势,也包括新业务领域的项目模式转变、“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民生需求趋势、城镇化趋势、产融和产信结合趋势。我们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就是要牢牢把握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大环境、大形势,在思想上具有前瞻性,在行动上也要有超前意识。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可能“走得快”,但却“走不远”。所以我们还需要完善一揽子体系、搭建发展平台、建设适应性组织、聚焦人才强企,把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都聚合起来,把一切能够发挥的空间都开辟出来,才能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明者”和“知者”。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又开启了新的征程,率先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新长征”,需要我们二航人,一班接着一班地做,一代接着一代地干。我们坚信,几代二航人积累起来的能力经验将持续发挥效用,几代二航人形成的“灵动果敢”将保有足够的“机动性”,几代二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