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未规范使用,安全带未规范使用……”在二航局广西苍容浔江大桥项目办公室,安监部副部长吴大权正在讲解智能安全带的工作原理,手中的智能安全带监测系统不停地发出警报。“它不仅能监测问题,更能精准指出具体哪个环节未到位。”吴大权继续演示。
广西苍容高速是梧州市与玉林市之间的快速通道,二航局负责施工的苍容浔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独柱式三塔空间缆悬索桥。项目部既要处理好高速公路项目点多线长的问题,又要面临水上高处作业施工隐患倍增的困难,安全管理更是考验重重。为此,项目安全总监李浩每天都在琢磨,怎样给安全管理上点“新手段”,让现场作业工人更有保障。
配电箱的“专属管家”
“施工现场有一级配电箱20个,二级配电箱60个,三级配电箱200个,这不是管理‘一把钥匙’的小事,而是临时用电安全的大事。”安监部部长苏小锋说。该项目施工战线长,作业区点多面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包罗万象”,安全员在聚焦诸多高危安全风险防控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边、远”的安全隐患降低关注度,要进行有效的全面管理绝非易事,不起眼的小小配电箱就是现场安全管理的“老大难”。
一级、二级、三级配电箱从变压器逐级分离出来,分布到各施工点,项目部电工主要负责一级配电箱的管理,二级、三级配电箱由各区域施工班组电工管理。施工现场不同专业交叉作业的班组多,接线用电需求高,常见的配电柜自带门锁很容易打开。若工人私自在一、二级配电柜进行接线,则引发触电事故的风险非常高。
为了强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解决“接电易、关门难”的问题,项目部在压实人防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智防”探索,在反复摸索、对比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专业定制的指纹密码锁配电箱。该配电箱箱体结实耐用,内部安全配置也高于行业标准,项目部将各班组专业电工指纹录入密码管理系统,让以往开放式的“共享锁”变成了更加安全的“专属锁”,这不仅压实了各班组电工的岗位责任,也杜绝了私拉乱接带来的触电风险。
“我们降服‘电老虎’的招还有很多,目前我们也正在推广使用电缆集线槽、电缆绝缘挂钩、防水移动插座箱等‘智防’设备。”苏小锋自信地说。
高空“监督员”
“高配”配电箱解决了线路长的问题,李浩和安全员们又在想如何让监督更加精准到位。
2023年“315”晚会曝光了景区高空项目安全带不安全,高空吊桥三点式安全带或有脱落风险的内容。一向敏感细心的李浩知道,该“上新了”。彼时的苍容浔江大桥项目已陆续完成桩基、承台、桥塔施工,即将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高空作业人员越来越多。项目高峰时期高空作业人员占比10%,单日最多有50人,涉及高空作业天数占全年施工的比例超过80%。
为加强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工作,项目部把三点式安全带全部更换为五点式安全带。即使这样,李浩还是不放心:“工人在现场是一个工作状态,安全带‘高挂低用’的要求可能会由于工人位置、姿势的变化出现‘低挂高用’的不安全现象。”
为此,项目部创新性地采用了智能安全带,为高空作业配备了一个随身“监督员”。“安全带未双钩固定。”“安全带未‘高挂低用’”施工现场,智能安全带精准地告诉使用人员,具体是什么内容不符合规范,并且未纠正以前,语音会一直播放。更便捷的是,安全员可以同步在手机端查看警报项。由于作业人员与智能安全带都是“一对一”绑定,一旦出现报警,便能立刻锁定需要整改的人员信息,这让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精准。
“希望现在的数字定位系统能够进一步应用在高速公路项目上,将GPS定位、芯片技术和安全帽融合,制作出体积小、定位准、舒适性高的安全帽,填补非封闭施工场所人员进场管理的空白。”李浩又在期待着下一个“上新”。(申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