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项目文化

从“人防”到“智防”藻渡水库建设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4来源:
【字体: 分享:

重庆市藻渡水库作为我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中交集团与重庆市央地合作的首个大型水库项目。实施团队构建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融合安全管理六项机制、人员精细化管理、塔吊设备智能监测、隧道有害气体精准检测及人行闸机智能配置等内容。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严格的人员培训与考核、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和科学环境检测流程,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为工程顺利推进筑牢根基。

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下,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面临深刻变革,传统手段已难以满足复杂施工场景和高安全标准需求。实施团队积极探索智能科技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致力打造智能安全防线,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安全管理六项机制:构建安全防范体系

藻渡水库项目部建立的安全管理六项机制涵盖:全面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精准识别风险源;专业团队评估危险源并制定管控方案;构建多渠道信息网络实现高效预警;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并结合智能监测设备防范风险;编制预案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并配套考核机制,确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实。

人员管理:打造高素质安全“生力军”

项目部建立了系统化安全管理台账体系。安全教育台账方面,定制系统性、渐进式安全教育培训规划,详实记录培训内容、时长、参与人员等关键信息,并生成可视化安全生产教育汇总报表;特种作业人员台账方面,实施资质准入制度,严格审查入场人员资格以确保100%持证上岗,动态跟踪证书有效期与复审进度;施工人员台账方面,为每名施工人员建档立册,涵盖基本信息、安全教育档案、健康体检报告等关键要素,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人员信息的精准检索与高效管理,并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与安全能力评估。

塔吊设备:智能监测筑牢空中防线

塔吊设备作为施工现场的“巨臂”,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项目部给每套塔吊安全监测系统配备唯一身份识别编号,并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时采集重量、高度、风速、作业姿态等关键数据,结合AI算法分析数据趋势与模式,动态预测潜在风险。当数据偏离安全阈值时,AI驱动的智能预警系统可自动触发分级响应,并提供优化操作建议。同时基于预测性维护模型,分析设备健康状态数据,提前预警关键部件潜在故障,提升了运维效率与安全性。

隧洞有害气体检测:守护地下施工安全

在水库输水隧洞施工场景下,有害气体防控是保障人员安全的生命线。项目部组建专业有害气体检测团队,成员均具备专业资质认证。对掌子面开挖区、回风流通道、爆破作业周边等关键风险区域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自动开展不少于一次常规检测,遇突发状况或特殊作业时加密检测频次。配备了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精准测量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浓度及粉尘物颗粒指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测中心,实现远程智能监管。

隧洞人行闸机:智能通行管控系统

隧洞人行闸机系统是地下施工人员通行管理的核心环节,融合动态人脸识别与智能刷卡等多模态认证技术,能够精准识别通行人员身份。系统集成门禁管理软件平台,实时记录人员通行数据及驻留时长等关键信息,严格控制隧道内作业面人员数量(上限九人),并在超员时自动触发报警。

同时,系统利用统计数据实施现场管理人员考勤,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总包单位相关人员定期到场巡查,以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通过智能化应用,藻渡水库项目实现了安全管理从从“人防”到“智防”的升级。智能科技深度嵌入了安全管理体系,项目团队将大模型融入安全管理流程,打造智能安全知识库,实现危险源自动精准识别、风险智能分级评估、预警信息靶向推送及安全事故模拟与预案智能生成等功能。

未来,项目团队将持续探索智能技术与安全管理的融合,优化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施工环境变化和更高安全标准,运用信息化技术将藻渡水库打造成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水利典范,同时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