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项目文化

与“水”结缘的青春岁月 

发布时间:2025-07-04来源:
【字体: 分享:

感谢那段悄然逝去的岁月,赠予我诸多人生的启迪。三十几度花开花落的光阴里,风雨如诗,我一路蹒跚跋涉,尝尽跋涉的艰辛。

曾渴望以缤纷的灵魂为青春谱曲,期待收获秋日馥郁的果实,便不止一次叩问自己:我从何处来,是否是春风化就的丝雨?我又将往何处去,是否终将融入泥土的怀抱?因执着而寻寻觅觅,因寻觅而心负重荷,因重荷而倍觉寂寞,却又因这寂寞而感知生命的真实。

我的青春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初入行时,图纸上流淌着桥梁的弧线——江油涪江五桥的晨曦里,我数着桩基的刻度;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的夜色中,钢索与海风对话成歌;后来远赴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看棕榈树影里的桥墩如春笋破土;回国后,在温州大桥改扩建项目的繁忙航道间,我看着新旧桥梁的更迭。那些年,与水的关系像在湍急河流上搭建跳板,小心翼翼又满是征服的热望。

直到站在藻渡水库坝址的山坳间,风裹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与记忆中江水的咸涩截然不同。

眼前的图纸突然开阔——这里的水不再是需要跨越的阻碍,而是要被驯服、被容纳的生命。转型的阵痛如骤入迷雾的航船,桥梁工程里精准的力学公式,在水库复杂的水文系统前显得单薄。

那些暮色中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书页间,墨香与混凝土气息缠绕。白天,看堆石料在振动碾下层层压实,如同书写大地的诗篇;夜晚,对着藻渡河流域的水文曲线发呆,试图从50年一遇的洪峰数据里,读懂水的脾性。

如今,站在藻渡水库工程项目的大坝上,看库水静映蓝天,才惊觉那些磕绊的时光早已沉淀成河床的基石。从涪江到瓯江,从赤道雨林的河流到群山环抱的库区,我不再是跨越水流的人,而是学会了与水对话、与水共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线条,是大地上镌刻的诗行,记录着每一次转型——都是在生命的江河上架起新桥,渡过往昔的自己,渡向更辽阔的远方。

青春本就是段破茧成蝶的旅程。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浪尖,若因一时挫折而却步,便辜负了这段如朝露般短暂、似瑾瑜般珍贵的年华。且看那穿云破雾的海燕,经霜傲雪的青松,生命的璀璨从不在安逸中绽放。

我们既被称作初升的朝阳,就该在优胜劣汰的浪潮里如海绵汲水,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坚守热忱——毕竟,唯有做回本真的自己,在风雨中奋力前行,才能在青春的扉页写下无怨无悔的诗行,让梦想在时光深处绽放成星河。

生命是条没有终点的长径,而我正踏过那片名为“青春”的芳草地。沿途有挚友的笑靥、父母的叮咛、师长的指引,更有那道金色的阳光始终温暖相伴。

想着,嘴角不禁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原来与“水”共生的工程人生,早已将每一次丈量、每一次浇筑,都酿成了不辜负岁月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