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项目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项目动态

港航兴旺通天下,海上丝路续新篇 ——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0#泊位码头主体工程完工

发布时间:2018-05-21阅读次数:

五月的宁德多阴雨天气,一场雨后,凉风习习,云雾缭绕。

在这人间仙境中,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一片繁忙景象:8、9号泊位上4台港机有条不紊进行着装载、卸货,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正在准备靠泊,海上几十只大小船舶来回穿梭。

“这边的10号泊位正在做最后的缝隙修补和护轮坎油漆,10号左右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顺利的话,预计六月初就能交付使用。”工程建设方中交二航局宁德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0号泊位工程项目书记介绍到,“到时候8、9号泊位满负荷运转状态将得到改善,漳湾作业区年吞吐量将大大提升,三都澳港口岸优势会更加明显”。

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10号泊位码头工程位于宁德市漳湾镇下塘村漳湾已建8、9号泊位东侧的延长线上,建设规模为新建4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同步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45万吨,可与建成的8、9号泊位形成规模效应。该工程于2016年12月25日开工,项目团队创新思路,坚持“智慧施工,绿色施工”,在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同时也用心呵护这片生态环境。

海上巨无霸,破解场地之困

本工程码头为沉箱重力式结构,设计共有11个沉箱,单体长16.05米,宽12.5米,高16.70米,重达1781.2吨,相当于45个波音737的重量。“预制这样的庞然大物必须要有合适的场地,但是经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附近根本没有合适的场地。最近的一处预制基地在福清市江阴镇,但水上距离就有130海里,这不仅会增加安全风险,而且还会严重拖长施工周期。”项目经理说,“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沉箱安装时间恰好是当地的台风期,这意味着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沉箱的预制和出运工作最好在三都澳港区这个避风港内进行。”

难道真的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和时间就地建设一个新的预制场吗?项目部把眼光瞄准了自有设备航工半潜驳2号,这个巨无霸长53.75米,宽35米,型深4.8米,满载吃水4米,拥有极高的稳定性。考虑到本项目沉箱数量较少,项目部在经过多次方案讨论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航工半潜驳2号上直接进行沉箱预制。

思路确定后,项目部一边积极组织人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一边组织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多次开展沉箱预制研讨会,最终决定将航工半潜驳2号拖运至距离本工程约3公里处的南阳码头靠泊,在半潜驳平台上因地制宜设置2个底座进行预制。

“三都澳内水文条件苛刻,属常规半日潮,潮差、流速较大,最大潮差达8m以上,涨退潮最大流速约2米/秒”,项目总工说,“考虑到同时下潜安装2个沉箱安全风险较大,且平潮时间较短,仅30分钟左右,涨落潮平均历时约6小时,为保证施工安全,我们在每组沉箱预制时,其中1个沉箱只浇筑2层,另外1个沉箱4层全部浇筑。沉箱预制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由拖轮将半潜驳拖带至10号泊位前港池区域下潜安装。之后,未浇筑完成的沉箱随半潜驳再返回基地进行接高预制,如此循环进行,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差保证了施工效率,也确保了项目的施工安全”。

该项施工工艺开启了福建省内水运工程上半潜驳预制沉箱的先河,也正是因为直接选择在避风港内进行施工,半潜驳预制和出运过程中多次巧妙化解了雷暴、暴雨和台风的影响,于2017年12月顺利完成所有沉箱安装任务。

炸礁变重锤,守护绿水青山

漳湾作业区10号泊位位于宁德市东北部,四周群山环抱,水下地形、地质复杂,礁石裸露,多中风化花岗岩层,岩层强度较高,港池疏浚难度特别大。

“本工程在设计之初采取炸礁工艺,施工方便,效率高。但经过实际勘测,我们发现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是10号泊位处于海岛保护区,不远处就是无人居住的漳屿岛,其次该工程紧邻业主已投入运营的8、9号泊位,每日往来船只频繁,最要命的是距离本工程水上距离约700m处大片养殖渔排星罗密布,也是中国黄花鱼大型养殖基地。”项目安全部长说,先不提炸礁对为对来往船只和8、9号泊运营位造成的影响,仅爆破震动产生的水下冲击波,按目前渔排与施工区距离,估计网箱内的鱼苗都保不住。”

为此,项目部积极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建议放弃炸礁工艺,采用重锤碎岩。之后,项目部多次邀请具有施工经验的单位来现场考察,并与挖礁专业班组讨论大锤碎岩的可行性。为保证一次性施工到位,最终确定采用先水下每隔50公分间距进行礁石钻孔,再用项目部特意定制的52吨重“大斧”重砸,最后重斗清礁,再对港池内中风化岩进行清理。前后施工一共花了7个多月,打了12000个孔,清理礁石达2万余方。

“炸礁工期较短而且成本也低廉,市场价格在二百元一方,而重锤碎岩则需要花费一千多元一方。虽然该工艺较炸礁施工工期长,投入的船机费用较高,但很好地解决了爆破冲击波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渔民生产,而且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项目书记说,“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作为大型央企,更要带头做青山绿水的保护者。”

 

港航兴旺,黄金口岸指日可待

三都澳处于太平洋西岸国际诸多航线的中心位置和全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上接长三角、下连珠三角,东通日本、朝鲜半岛,西经东南亚、印度洋地区,直至西亚和东北非,公元1407年,著名航海家郑和从这里开始了第二次下西洋之路,是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口岸之一。三都澳港水深多超过10米,最深处达50余米,内无碍航暗礁,50万吨级巨轮可畅行无阻。孙中山先生在其著作《治国方略》中对三都澳港高度评价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可建成世界瞩目的东方大港”,区位独特性可见一斑。

但是受制于近代海禁政策、殖民统治、军事海防需要,三都澳港慢慢落后于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一度被称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黄金断裂带”。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海上丝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三都澳港区日益忙碌了起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在这里碰撞出贸易的火花,一个更加开放、功能更加齐全、服务更加优质的国际性黄金口岸正逐步成型。据宁德港务集团负责人介绍,作为三都澳港区开发“桥头堡”的漳湾作业区10号泊位的建设计划刚刚敲定,就有无数订单飞来谋求合作。

我们可以期许,不久的将来这座历史名港又将云集五洲商贾,容纳四海樯帆,再展当年繁华。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
企业信箱 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