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白帽子在初升的晨光中来回走动、指挥协调。
走南闯北,水送山迎,他的足迹遍布各类码头、港口、桥梁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项目,从工长、经理助理、安全总监再到如今的项目副经理,近30年如一日,每天最早到施工现场的人群中永远有他的身影。他曾多次获得“优秀员工”“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冯茂胜,中华路码头项目生产副经理,一个扎根一线、有着丰富现场管理经验的航一人。
自1996年从事基建行业以来,他先后参建过三礁港大桥、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海南项目、巡司河综合整治等不同类型的大型项目,积累了扎实而丰富的管理经验。2021年初,武汉阳逻铁水联运二期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国家长江干线港口12个重点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将打通武汉港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助推武汉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因项目建设意义重大,上级领导和业主对项目提出了新要求:8月1日前需具备运营条件。近2两年的工期,压缩到7个月。对项目团队而言,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极限时间内每一天的进度都极其关键。在劳动竞赛期间,冯茂胜每天都紧绷着神经,设备、物资、人员的协调管理,工序的合理安排,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敢大意。“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好,都可能出现连锁反应,耽误进度。”所以他每天只睡6个小时,凌晨回到宿舍已成家常便饭。
即便如此,码头2号引桥施工时还是出现了“状况”。原本已与吊装队伍沟通好施工计划,3天完成所有的预制空心板安装。但吊装首日却出现了“窝工”现象——运进场的空心板数量跟不上吊装进度。
冯茂胜当即联系了队伍负责人了解原委,原来对方担心投入过大只安排了3辆车运输空心板。正常情况下3辆车基本足够,但在工期被极度压缩的情况下,这样的运输量远不能满足施工进度。
队伍既有顾虑,但进度却不能丢。冯茂胜当即在现场开始多方连线,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通过各方牵线搭桥,他“借”来了5辆车!8辆车从预制场到工地开启“连轴转”模式,最终,从运到装,138榀空心板3天时间顺利“落户”,为工期进度按下了“快进键”。
经过精心组织,倒排工期,7月17日项目团队完成了既定施工目标,比计划提前了14天!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汉桥调研项目时给出了“推动力度强,施工进度快,形象变化大”的盛赞。
虽然党龄不长,但冯茂胜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畏难、不怕苦,奋勇当先、冲锋在前。
而这也与他深植心中的英雄情结息息相关。正如冯茂胜在疫情肆虐全国、武汉“沦陷”时自愿请命驰援江城;又在朱家河出现险情时,奔赴一线抗洪抢险还一方百姓安澜;同时在深爱的事业中,他辗转一个又一个项目,架桥筑港、固堤修路,用十分的能量为祖国基建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我们虽然都是普通人,没有英雄那样完美的道德和超能力,但对英雄的向往激励着我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冯茂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