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107项目部里最亲切的“老大叔”,周保泽绝对是最先浮现于大伙儿脑海中的人。周保泽非常注重知识的积累,取得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双硕士学位,目前在职攻读管理哲学博士,是公认的项目部最有文化的人,却打破了大家对博士的刻板印象:一个穿着休闲、毫无架子对着新员工问东问西的“老大叔”,怎么看都跟大家心目中老学究式的博士形象不相符。
2015年9月,周保泽从原房地产开发企业高管的岗位上加盟到中交二航局,成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党支部书记,2017年8月调入孝感107国道改建项目部。对于项目党务工作,周保泽常常说:“我不是领导,我是大家的服务员。”
耳听八方 服务于民
对于长期工作生活在项目部的员工们来说,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团结的氛围至关重要。为了了解项目职工诉求,周保泽每周都抽出时间同员工谈心谈话,还特意在自己办公室门口挂上“聊天室”的牌子,经常“拉”着员工谈工作,说家常,充分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的知识,为大家疏导困惑,解决困难。项目部的职工都喜欢到“周大叔”那里去“唠嗑”,特别是一些新进职工,每天晚上都有人来到书记室找周保泽“吐槽”。
周保泽有个常年握在手里的小本子,记录下了平常跟员工“唠嗑”的大事小事,从生活的琐碎,到工作的困难。在员工看来芝麻绿豆的事情,他都会清楚地记在本子上,默默关心着大家的冷暖。
一次,有员工说每天都是工作,懒得去锻炼身体,体重直线上升。本是随口一说,周保泽却暗暗记在了心中。他积极征求职工意见,考虑到项目员工普遍年轻,觉得建一个健身房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班子会上提出并决议通过后,项目部最受欢迎的健身房就这么建立了起来,每次有其他项目的员工来访,孝感项目的员工们都会拉着溜一圈健身房,收获一波羡慕的眼神。
周保泽自己也每天定点在健身房跑步。不少员工坚持不下去每天锻炼,但看到“周大叔”都能坚持打卡,又总会提着不服输的劲头回到坚持健身的道路上。不多时,大家精气神变好了,干活也更有劲儿了!有人问起周大叔“小题大做”的原因,周保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坚持锻炼是好事,也是件大事。心灵的健康,首先依赖于身体的健康。大家身体硬朗了,精神头就好了,工作才能更有劲头,生活才会更加愉悦。再说,就是为大家创造一点娱乐的条件也是好的嘛。”
雷厉风行 保障生产
“周书记又来咯!”孝感107国道改建工程项目一号梁场的现场负责人殷泽兴边喊着边召集工友们过来分西瓜,大家见到周保泽都乐开了花。
这是周保泽一周里第三次来施工现场送清凉。自从进入了夏季高温天气,路基主线上温度直线上升,周保泽担心现场施工人员在高温天气下的身体状况,便给自己定下规矩:坚持每周至少带队两次给现场一线员工送清凉,严防现场工人中暑情况。每次来,周保泽都要四处看看,检查工人饮用水的供应情况,“什么都可以断,工人们每天的饮用水一定要保持充足”是他给现场后勤人员下的“死命令”。
不光给自己定规矩,他还制定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他常说:“一个合格的施工企业不但要把进度、质量及安全做好,更要把现场的文明施工做好。”只要是看到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不规范或者工装穿戴不整齐的情况,他都会当场黑脸,严厉制止,让工人和负责人签下保证书。工友们也乐意接受,立即改正。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周保泽在记挂着他们的安危,为他们的安全着想。
孝感107国道改建工程项目全线37.84公里,开工以来工程建设零事故。施工现场紧张繁忙、规范有序,处处彰显着央企的形象,这其中有周保泽的功劳。
真抓实干 精准扶贫
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是周保泽牢记的一句话。
位于义堂镇西北部的红光村共有18户34名贫困人口,是省住建厅的精准扶贫联系点。2018年,项目出资5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条水泥路。该路全长约1000多米,现已通车,连通了周边十几户农户,实现了村民“户户通”的愿望。
针对党支部个别党员学习存在重业务技能、轻政治理论的现象,周保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时,以主题教育书籍研讨会的形式带动大家多多阅读原文原著,自己先看,再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带着大家读书。“不会的就去看书,不懂的更要看书”是周保泽在不同场合总要提起的“金句”。他爱看书,更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多读书,党员活动室里架起了流动书架,供员工们借阅书籍。
今年周保泽的女儿高考,又恰逢项目部工期紧,周保泽为没能回去陪伴女儿留下了些许遗憾。但女儿的成绩单没有让周保泽失望,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是爸爸常常教导我的一句话”周保泽的女儿骄傲地说。
2019年9月,周保泽被评为建国70周年孝感市劳动模范。接受孝感电视台采访时,他说,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拼搏奉献,他是代表大家获奖,荣誉属于中交二航局孝感片区项目的每一位员工,激励着每一个人更加努力工作,深耕孝感这方热土。(撰文:邹诗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