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咱们工人有力量

发布时间:2016-03-15阅读次数:
防护墙是桥梁附属工程,混凝土结构,对外观质量有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线性平顺、流畅。在施工中,由于模板控制、测量误差、施工不规范等原因,防护墙普遍存在错台、缺棱掉角、烂根的情况。
2015年11月18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成贵铁路4标自一分部三工区水竹林特大桥正式进入防护墙施工。四个月的时间里,工点全面推进,监理单位与成贵公司组织的大型观摩会开始频频造访——“中交二航局修的防护墙,笔直、平顺,堪称完美,要将经验在全线推广!”
一条直线
负责防护墙施工的湖北德氏劳务队班组长喻江林今年50岁,健康的棕黑肤色,瘦,精神。2013年,喻江林在成渝项目第一次负责防护墙施工,成品出来时项目验收让喻江林红了脸:参差不齐的成品线形交代不过去,“过不了项目的关,也过不了自己的关。”
围着施工现场转悠,喻江林很快便发现了防护墙顶面“高低起伏”的原因。工友们向他抱怨,“标高线划在模板里侧,断断续续,而且每块模板的标高线也不一样,干起来累。”喻江林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收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标高线是确定收面高度的标准,而它并没有起到指导意义。”
分析出原因后,喻江林很快就凭借以往施工经验找到了解决办法:将连续梁拉线量测施工方式,嫁接到防护墙收面标高控制上。每10米拉一根线绳悬在模板上空。防护墙高度以鱼线为参照物,而不是模板划线。
工友们第一次实践即直观地发现了这种办法的好处,“这条线就悬在模板上,想忽视都难,操作起来有底多了。”
成贵铁路4标一分部总工孙晓强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优势:“同样一段距离,通过固定两端两个点,取代了以往测量多个模板点的划线方式,减少了测量误差。”
两块楔形
喻江林的这次技术嫁接为当时同在成渝的孙晓强打开了思路。
此前,在防护墙泄水口的施工上,成渝项目采用过方形的木箱、木块、铁框等多种嵌体来定型,施工效果均不理想:混凝土凝固后,要将墙体里的嵌块打出来,形成泄水口。打完后,原本应当方方正正的泄水口最后变得形貌“狰狞”。
“这泄水口也太丑了吧?”质量人员对这个顽疾很头疼。
“力气用小了,打不出来,力气用大了,墙体就会损坏,让咱们怎么办?”工友们也觉得冤枉。
看到喻江林的改进,引发了孙晓强对连续梁施工的回忆。他想起原先负责连续梁工作时涉及的卸荷块,楔形的设计在受力上有优势。
“何不将嵌体改成楔形?”带着这个想法,孙晓强设计出新的嵌体结构——一大一小两个楔形通过一颗螺丝连接、固定成方方正正的泄水口形状。
工人们刚拿着新嵌体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墙体成型后,工人们将信将疑地拿起铁锤,走到泄水口嵌体前,拧开固定螺丝,手臂微微扬起。“叮、叮、叮”清脆的三声过后,“咣当”一声,上方的大楔块顺利滑出了墙体!
比以往顺利得多的过程让工人们很激动,很快底部的小楔形也出来了。孙晓强疾步穿过欢快的人群,蹲下身仔细观察泄水口的形状:方正有型,没有损害墙体。他疑虑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不过,我觉得当时拧螺丝的时候有点困难,不好使力。”工友们围着孙晓强建议。这些建议完善了孙晓强的设计,让它更切合施工实际。
六张钢片
与防护墙外观质量缺陷的叫板还在继续。
铁路设计要求,每一板防护墙长两米,两板防护墙之间间隔一道宽1厘米的笔直伸缩缝。施工中,往往采用在两板防护墙之间放置一块1厘米厚的木板或者钢板的方式。这也正是伸缩缝不仅不直,还坑坑洼洼的主因——混凝土一旦凝固,岂是会轻易将咬在嘴里的钢板交出来的?
工友们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该使多大劲的纠结中。这次,喻江林主动出击了。喻江林见过使用两块钢板来间隔的方式,但那样依然很难将其拿出来,“一块不行,人们想法子变成两块。两块不行,咱们就用三块,中间插一块小的,先拔了这颗“牙”,就有空间拔另外两块了!”
原理一点就通,喻江林觉得可行,随即找到孙晓强商议、画图、制板,用两张3毫米厚的钢板与一块4毫米厚的钢板做成的“夹心饼干”,代替原本一整块1cm厚的钢板。工友们还在钢板上刷好黄油,尽量为顺利“拔牙”创造条件。
然而第一次实践让大伙喜忧参半。按顺序,先拔中间4毫米厚的小钢板,有旁边两个“保镖”的隔挡,工友们不用担心损坏墙体。正如大家预想的一般,有了活动空间后,剩下两块钢板被轻松取了出来,墙面如一刀切般平整、光滑。然而这个过程中,大伙费了很大劲才将小钢板一点点从空隙里钉出来,十分耗时。
迎难而上,喻江林与孙晓强两人一通合计,决定将中间的钢板加宽让其超出墙体,在这部分上打翘孔——钉来钉去地“绣花”当然慢,大刀阔斧拉出来不就快了吗?
再次试验的结果令人振奋,不仅保持了良好的外观效果,操作也更为便捷。
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喻江林又将钢板进行了升级,由三块改成了六块,“大伙反映,中间一块板还是有点不好用力,翘了上边带不动下边,将它改成四个小板,小板更好拔。其实跟孙总的楔形设计一样,关键在巧用力。”
一群较真的人
成贵的骨子里流有成渝的血。在成贵铁路4标的施工中,项目成立了专项QC小组,将这套防护墙外观质量控制措施在成贵延续、完善,保障了工程质量,也收获了品牌荣誉。
观摩会后,参建友单位的取经队伍纷至沓来。但在他们的初期实践中,反馈并不十分理想,有泄水口依然打不出嵌块,有防护墙线条依然不平顺。
笔者在施工现场找到忙碌着的喻江林,探寻起原因,他微笑中带着一丝自豪,“别看只是打个孔,这孔是开三厘米还是四厘米,是开圆形,还是开条形,都会有区别。咱们手掌上有经验,项目脑袋里有技术,结合得好,就有力量去较真。”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