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入仓: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6-03-15阅读次数:
3月份泄水闸混凝土浇筑量任务将达到4.6万m³,既要赶进度,更要抓质量,工程部要积极应对才行,最好是排出每天的浇筑任务。”项目经理在月初的生产调度会上用关切的语气说道,所有参会人员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工程部部长苏明身上。这一刻,他沉默了半晌,因为这意味着要保证每天1500方的浇筑量,如何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不仅是对苏明和他的工程部兄弟们的考验,也是对整个项目部协调作战的考验。
“停,停,停,这样入仓可不行!”蹲守在现场的苏明大声向对面的挖机师傅喊道。原来挖机师傅正在向仓面中心进行混泥土浇筑,但由于挖机臂太短,浇筑面太大,模板立的过高,试了几次都无法浇到指定部位,迫不得已,挖机师傅企图采用“甩臂”的形式强行入仓,混凝土噼噼啪啪的撞击着钢筋网,稀稀疏疏的勉强“着陆”。在制止了挖机师傅鲁莽的行动后,苏明拿出手机拍下现场的情况,“必须找到一劳永逸的浇筑方式才行”苏明在心里默默的盘算。
在向项目总工说明情况后,苏明马上召集工程部门技术员、现场工长和协作队伍负责人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场激烈的讨论就此上演。
“混凝土浇筑关键是把握住浇筑的密实性,入仓,有没有更好的方式?”项目总工开门见山的问道。自卸车直接入仓、长臂挖机入仓、吊罐入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坐在一旁的苏明边听边记下同事们的意见,指尖端的签字笔不停的在图纸上计算着什么。
“我认为可以采用吊罐入仓为主,辅以挖机入仓的方式进行。”苏明一边说,一边拿出写满计算数据的图纸向大家进行说明:吊罐入仓方式,50吨履带吊臂长为31米,吊罐自重加上料斗可浇筑3.5m³混凝土重量,合计重12.5吨,计算可知作业半径为7米,标准闸段仓面尺寸为33米×23米,需用2台挖掘机配合浇筑混凝土。2台履带吊每小时浇筑量为:2台×3.5m³/台次×8次=56m³,每层浇筑时间为1至1.5小时,而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4至8小时,阶梯法施工完全能满足要求。
随着履带吊稳稳的将一罐混凝土升至仓面正上方,“开罐浇筑!”一声令下,倾泻而下的混凝土准确“着陆”。浇筑过程顺利结束后,经过密实度检测,新旧浇筑层实现无缝连接,外观质量也得到保障。“采取阶梯分层浇筑法,既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又能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网的咬实度,加上及时的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浇筑质量有保证,我们服了!”看到实际的浇筑效果,协作队伍负责人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履带吊臂长可以满足泄水闸底板及闸墩一至三层的浇筑,由于我们三月底要将4#闸墩施工至37.0m高程,3#、5#闸墩施工至32.0m高程,所以还得提前预备天磅才行。”苏明对他的入仓方式进一步补充道。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