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铁道报、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公司成渝客专工程,实地采访了由五分公司承建的吴家坝沱江双线特大桥和东兴制梁场。
700余米长的大桥正在实现对沱江的飞跨、巨型架桥机正在对900吨箱梁进行吊装架设----一个个鲜活的施工场景吸引了记者们的兴趣,也加深了记者对成渝客专工程更深入了解。
成渝客专工程自2010年9月开工以来,至今已基本完成线下工程,年内将完成所有线下的桥墩和路基工程,全面进入架梁阶段,预计2013年底完成全线架梁,2014年开始轨道铺设,2015年上半年通车运营,届时将成为成渝两地三条铁路线中最快的一条铁路通道,从成都坐动车到重庆只需约1小时15分钟。
全线控制性工程---吴家坝沱江双线特大桥是全线跨沱江的三座大桥中,施工难度最大、进度最快的一座大桥。该桥地处山谷中,下方是滚滚奔腾的沱江,两端连贯1619米的梨儿园隧道和220米的坛登岩隧道。大桥全长732.6米,主桥为76+144+76连续梁结构,引桥部分为13跨32米标准900吨箱梁,桥面距地面高度为40米。其中最重要的中跨——14#、15#两个主墩正在分段施工。由于下方是河道通航水道,为减少对其影响,增强桥体稳定性,位于水中的最大14#主墩桩基达到15根,桩基直径达2米,深入水下达到25米。由于桥址地形变化大,通航要求高,无法搭栈桥,河对岸山体陡峭,无便道通行,运至15#主墩的砼及原材料非常困难,五分公司成渝客专项目部采用临时封航措施,用两条100T驳船首尾相连,安装砼输送泵管,成功解决了混凝土输送难题。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克服征地拆迁困难、恶劣天气频繁等困难,通过科学施工,高效管理,在全线三座沱江桥中,率先实现首根主墩桩基浇注,率先实现大桥两个主墩顺利出水、封顶,率先实现连续梁0#块浇注节点目标,因此而获得成渝客专公司颁发的首张绿牌和成渝客专全线桥梁类精品工程荣誉称号。目前,大桥初现雏形,已完成桥体14个节段的浇筑,待剩余的4个节段和一个合龙段浇筑完成后,预计将在明年的元月完成合龙贯通。
作为全线大型预制梁场之一的东兴制梁场,是全线最标准的梁场,曾多次引起各方关注和观摩,该梁场位于内江市东兴区,占地面积152亩,将预制出348榀重达900t的整体箱梁,供27公里线路架设使用。梁场场区共设置搅拌站、制梁区、存梁区、运梁区及生活办公区五个区域,其中制梁台座6个、双层存梁台座42个,月平均生产能力30榀,最大存梁83榀。2012年5月15日,已完成箱梁首架,累计完成箱梁预制103榀,架设57榀。目前,制、架梁工作顺利。通过科学化组织,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施工,东兴制梁场被成渝客专公司授予全线标准化建设首张绿牌;梁场和试验室屡次荣获成渝客专全线前三名。
自开工建设以来,公司建设者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拼搏精神,将“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环保、创新”融为一体,以“六比六创”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为抓手,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守规则、讲诚信、构和谐,“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实现了“工程优质,项目安全”。与此同时,项目部党工委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工程”、“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活动等特色党建活动,大力培育“三尽”员工、“三干”执行力文化及开展“员工大讲堂”等项目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员工素质,锻炼了职工队伍。项目部荣获中交集团青年先进集体、内江市工人先锋号、武汉市青年文明号、武汉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武汉市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