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一线风采

首页 企业文化一线风采

致敬先模 | 混凝土里的匠人指纹

发布时间:2025-05-07阅读次数: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于细微处彰显匠心。13载扎根一线,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浇筑品质。邹伟程,这位“85后”工程师,以安全为基石、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奉献为底色,从贫困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到古镇群景区连接线提质改造,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书写担当,在省市重点民生工程中书写了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篇章。


“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这是邹伟程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施工中复杂的风险隐患,他突破传统单向监管模式,打造“全员共治”安全管理体系。


在长沙市望城区潇湘北路快速化改造改造项目“六桥一隧”的施工中,他大力推行“随手拍安全隐患”制度,鼓励施工人员利用手机,即时拍摄并上报工地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将拍摄数量与积分挂钩,对举报一般事故隐患的,经核查属实,给予积分和奖励,激发全员主动性。这一举措极大地拓宽了安全隐患的发现渠道,实现对工地安全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使得潜在的危险能够第一时间被察觉并得到有效处理,助力形成全员关注安全、维护安全的良好局面。仅 2024年,项目职工和建筑工人累计提交隐患线索200余条,整改率达100%,做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在益阳青龙洲大桥顶推施工中,针对临时墩占用资江三级航道问题,邹伟程主动协调航道管理部门泙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精准实施桥区航道疏浚与顶推工序协同鐓缪业,成功保障桥梁建设与航道安全双目标同步实现。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马虎。”邹伟程带领团队以“毫米级”标准把控每个环节。在益阳青龙洲大桥顶推施工中,他优化临时墩方案,完成桥区航道疏浚,确保大桥合龙精度误差小于3毫米,获评“湖南省优质工程”。


在官新高速路面1标项目建设中,他通过集成智能监控、防撞及压实系统,构建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施工质量实时监测、安全隐患自动预警、碾压轨迹智能调控,关键工序合格率达 99.2%。


面对行业通病——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低的难题,他组建QC 技术攻关小组,创新采用“后场工厂化预制+整体吊装”工艺,在南塘路节点工程中,将保护层厚度格率升95%,相关成果荣获湖南省 QC成果一等奖。


“传统工艺必须向绿色智能转型。”邹伟程始终走在技术革新前沿。针对旋挖钻机施工噪声超标难题,他率队研发《旋挖钻机静音钻头排渣降噪技术》通过优化钻头流线结构与排渣路径,将噪声从 110分贝降至55分贝以下,满足城市夜间施工环保要求。该技术应用于望城区4座桥梁建设,累计完成静音桩基施工百余根,成为全省绿色施工样板。


在官新高速路面施工中·他采用大宽度摊铺工艺,引进抗离析性强、初始平整度与密实度优异的大宽度摊铺设备,实现主线路面半幅全宽度一次性成型摊铺,施工效率提升40%以上。针对交通组织、工艺控制及污染防治等难题,他创新同步完善节能环保制度,优化施工工艺,强化废旧物资及固废循环利用,通过再生骨料替代率超65%、施工扬尘控制达标率100%等环保指标,打造绿色建造示范工程。


“工程人的价值,在于为百姓谋褔祉。”邹伟程的奉献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尤为耀眼。2024年春节前夕,雷锋大道改造进入冲刺阶段,他带领团队冒严寒24小时轮班作业,提前一周实现主干道贯通,缓解了春运拥堵。腊月二十八,长沙突降暴雪,茶亭镇电网瘫痪,他毅然放弃回家团圆,组织抢险队除冰抢修,在除夕夜为千家万户点亮光明。


同年汛期,马桥河水位暴涨,他调配30台机械、200余人驰援防汛,连夜封堵涌水点,转移群众百余人。当地政府称赞他“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日常工作中,他坚持“问题不过午”原则,日均步行3万步巡查工地,被同事称为“铁脚板经理”。


2023年寒冬,官新高速混凝土浇筑遭遇寒潮,邹伟程深夜折返工地,铺设双层棉毡构建保温体系,成功避免温度裂缝,完工时已至凌晨三点,为项目拿下“湖南省优质工程”奠定基础。


时至今日,作为管理13个项目的片区负责人,邹伟程创新推行“动态管控—现场督办一协调攻坚一闭环提升”四维管理法,以小时为颗粒度推动项目建设。每日黎明即开启“数字+人工”双巡检,交叉比对十余项目群数据,精准调度施工部署。发现进度滞后时,当即组建专班倒排节点,实现问题处理不过午,保持产值偏差率≤2%。


他搭建起跨部门“数据神经中枢”,将商务计量单、技术方案、物资清单转化为精准管理指令。夜间突查环保指标,实现了夜间施工零投诉。独创“矩阵式管理闭环”,每日对照销项清单与明日计划,动态更新关键路径图,其管理的雷锋大道项目获评长沙市劳动竞赛优胜班组等多项荣誉。


从农家子弟到省劳模,邹伟程用实干诠释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投身望城区“智慧交通”建设,以创新之笔续写城市发展的壮美画卷。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