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漫过海面,中交二航局福莆宁项目驻地门口,一对青灰石狮总笼着层金辉。它们蹲踞门楼两侧,鬃毛卷曲如浪,前爪按定石鼓,眼底映着远处长乐机场的灯河。脖颈系着的大红花在海风中轻颤——这对从滨海快线项目辗转迁来的“老伙计”,早已成为二航局福州轨道交通建设者心中的精神图腾。
它们的故事始于福州地铁2号线的“老营地”。2013年深冬,平潭一桥、二桥的建设“硝烟渐散”,石狮便随二航建设者的足迹,迁至福州地铁2号线。彼时厚桔区间正穿越乌龙江,江水在盾构机上方三十米奔涌。石狮立在项目板房区门口,基座沾着未干的水泥。施工员路过时,常伸手蹭蹭狮爪尖,笑言能沾些破除卵石层的智慧与胆气。2号线临近收尾,拆卸临建的工人挥扳手欲砸了这对“老物件”,时任项目副总工的罗利平蹲下身,轻抚狮背鬃毛的凿痕:“留着,这是咱二航福州盾构团队的魂。”这对石狮曾日夜镇守大门,见证厚庭站从无到有,目睹泥水盾构机破江而出的壮举,聆听钢筋工凌晨三点的号子……搬家那天,卡车颠簸着穿过乌龙江大桥,狮背青苔在雨中泛着微光,仿佛驮着一轴福州地铁的建设史。
福州地铁4号线盾构机分体始发那晚,石狮被安放在项目部门口的路灯下。深夜三点,罗利平查完钢套筒密封归来,见新入职的小杨正抱着图纸倚在石狮腿上打盹,图纸边角被露水洇湿,恰好盖住了鳌江区间的地质剖面。此后,石狮成了技术员们的“深夜台灯”:有人在狮爪下藏过注浆配比笔记,有人用可溶笔在狮背写下“贯通大吉”的期许……当二航福州地铁4号线盾构机以仅2毫米沉降奇迹穿越闽江大堤时,面对清理杂物的提议,罗利平亲手为石狮基座重新勾缝:“它们守过闽江潮汐,伴我们度过每个攻坚日夜,得跟着去下个工地。”
滨海快线项目的三年,是石狮最风光的日子。2023年盛夏,滨中区间4072米隧道零渗漏贯通,有人为石狮系上红绸。次日清晨,绸带被海风卷成“花球”,倒似狮子自己打了个胜利的结。项目经理张红伟常带嘉宾在石狮前驻足合影,背后“行者无疆,百年二航”的铜牌与之相映,见证着无数足迹——滨海快线项目太成功了,成为地铁项目打破亏损魔咒的生动案例。2024年末,随着滨中区间中间风井左线顶板封堵完工,项目步入尾声。当地有家民营企业看中了这对石狮子,觉得驻地即将拆除,便提出希望能将其赠予自己,已升任成都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的罗利平摩挲着狮背旧痕,感情浓厚,不忍割舍:“装车上,去福莆宁。”
迁往福莆宁项目的前夜,老盾构司机强师傅打着手电为石狮“体检”。他轻抚右侧石狮腹部那道在地铁2号线时被管片卡车撞出的裂纹,感慨:“那会儿你俩可把我吓一跳,现在好了,要去钻71米深的地层咯。”抵达福莆宁新驻地的清晨,第一缕朝阳爬上狮鬃,有人为它们戴上鲜艳的大红花。花束与绸带在海风中摇曳,抖落的露珠里,仿佛映出2号线的奔涌江涛、4号线的粼粼闽江月、滨海快线的璀璨灯火与滨海浪潮……还有福莆宁即将掘进的近六公里大直径隧道。
从福州地铁2号线、4号线到滨海快线,二航建设者在福州城区与区县间辗转十余年,穿越乌龙江、洞穿鼓山、掠过滩涂,于数十米深的隧道中开拓前行。匠心浇筑的十八公里轨道交通网络,纵横福州南北东西,不仅见证城市发展与民生跃升,更将“行者无疆,百年二航”的愿景刻入城市肌理。而这对石狮,正是这段征程最沉默而忠诚的见证者。
深夜,福莆宁的月光漫过石狮脊背,远处明挖段的灯光正在调试。新调来的技术员小李抱着图纸路过,忍不住摸了摸狮爪:“听说您俩见过二航福州所有的地铁盾构机?等咱这台13米多的大家伙始发,可得替咱们‘镇镇场’啊!”石狮沉默依旧,石眸静静映着项目部通明的灯火,恍若两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远方。
有人说它们是镇水灵兽,有人说它们是二航盾构人的精神图腾。而老员工们深知,石狮身上的每道凿痕里,都嵌着八闽大地地铁从无到有的年轮,刻着二航建设者以匠心致初心的岁月长歌,让他们与它们,都成了福州轨道交通史上永不褪色的注脚。
(作者 秦一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