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首件装配式预制墩台顺利出运并完成吊装,标志海上主线桥梁施工进入装配化新阶段。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起于厦门本岛,终点设置互通接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同步建设翔安支线,路线全长约19.62公里。 墩台是桥梁的支撑部位,用于支撑桥梁的上部结构。项目全线共85个墩台在项目墩台预制厂预制,再拖带至海上施工现场进行吊装。首次吊装的墩台为刘五店航道东侧非通航孔桥墩台长18米、宽13.8米、高13.4米,总重量约3000吨。 要在海上将重3000吨的庞然大物吊起实现精准定位绝非易事。海上吊装面临风浪、潮汐、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的考验。中交二航局为吊装配备了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执行吊装任务。 武港院设备分公司技术团队全面负责该项目吊具的设计和供应。为保障预制墩台吊装的安全高效和精确调位,技术团队采用一体化吊装调位工艺,吊具设计为上下双层结构,下吊具自带调位系统随预制件安装,上吊具随起重船多个位置通用,高效实现预制墩台的现场快速连接、吊装和精确调位,以及上吊具快速拆走。 为保证墩台吊起后,与复合钢管桩完成严丝合缝的连接,武港院技术团队将传统人工升级为“智能大脑”,自主研发了特大预制墩台智能化调位系统。该系统以安装在吊具、船体以及周边的智能化传感器为“眼”,进行数据采集,传输至后方的“智能大脑”进行判断,指导现场吊具、摇臂对预制墩台的方位、朝向进行实时纠偏,确保施工精度。在“眼、脑、手”共同协同下,3000吨预制墩台顺利落位,经过施工核算,误差控制在了“±5毫米”以内,实现了“一次吊装、精准落位”的“毫米级”精准吊装。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首个预制墩台的高精度吊装,验证了项目智能建造装备的适用性,为后续海上大规模预制墩台连续安装作业提供了标准化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