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由武港院新材所承担的科技部课题 “跨海桥梁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保护技术研究”、局课题“新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研制”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其中“新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研制”课题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跨海桥梁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保护技术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跨海桥梁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保护技术研究”主要针对跨海桥梁所处腐蚀环境恶劣,易发生氯盐侵蚀这一问题,在国内首次采用热喷涂工艺在传统的铸造锌阳极和铝阳极表面喷涂锌、铝、镁涂层,研制出双金属复合牺牲阳极材料,该阳极具有驱动电位更高和初期输出电流更大的特点,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牺牲阳极材料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跨海桥梁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保护技术研究”是新材所承担的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课题。截止到目前,新材所共承担了6项该类课题,其中4项为跨海桥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了海工耐久性混凝土配制技术,混凝土抗裂性能和抗渗性能评价方法、影响因素,防腐附加措施对耐久性影响和使用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余2项课题为通过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脱盐阴极保护技术来提高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
“新型高性能钢筋混凝土阻锈剂的研制”为新产品研发课题,通过阻锈作用机理分析,设计有机阻锈剂分子结构,研制出了高效、环保、经济的高性能钢筋阻锈剂,并对阻锈剂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进行了有机阻锈剂的测试手段的基础性研究,提出了一套快速评定有机阻锈剂性能的有效方法。课题研制出的有机复合型高性能钢筋阻锈剂显著提高影响钢筋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值,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延缓钢筋发生锈蚀的时间,具有优良的阻锈性能。该项新技术实现了有机钢筋阻锈剂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产品造价,产品性能与国外类似产品相当,并已在厦漳跨海大桥、嘉绍大桥等工程成功应用。
以上两项研究均围绕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展开,通过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武港院混凝土耐久性方面技术发展和防腐产品的研发。以耐久性技术为依托武港院承担了交通部课题2项,省级交通厅项目1项,中交集团课题1项,业主服务类项目9项,参与了杭州湾跨海大桥、金塘大桥、厦漳大桥、福建平潭大桥、象山港大桥、槟城二桥、荆岳公路长江大桥、椒江二桥、温州大门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等多个跨海桥梁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课题。并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其中获得 “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一项、“航海学会三等奖”一项、“中国水运协会三等奖” 一项。同时,以技术研究推动产品研发,实现我所的产业化生产和“做大做强”战略,目前新材所拥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钢筋阻锈剂、透水模板衬、水化热降低剂和盾构施工用泡沫剂等多项产品,其中钢筋阻锈剂、水化热降低剂均为新材所特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秦明强 方达经 李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