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公司新闻

南澳大桥不“难熬”

发布时间:2011-09-08阅读次数:

    目前,从南澳大桥四标项目部获悉,该工程段深水区120个墩身施工已全部完成,这标志着由武港院桥梁设备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外海墩身移动式施工平台得到了成功应用。
    南澳大桥桥址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常有台风、强风及冬季季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且此处水流速度过快,此处墩身采用传统施工工艺困难重重,前期采用浮吊施工,每月最多施工1个墩身。武港院针对此处施工的特殊性,自主研发了外海桥梁墩身施工移动式施工平台,该平台置于2跨3个承台上,施工平台上放置旋转式吊机进行作业,吊机对目标墩身施工完成后,在移动平台行走前,移动平台具有自行功能,行走采用电动葫芦牵引的方式,行走到位后,吊机返回施工区进行作业。
    实践表明,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克服了采用传统水中墩身施工工艺面临的船舶无法定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困难,在南澳大桥墩身施工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每个墩身施工周期为5~6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使南澳大桥深水区的施工不再“难熬”。另外,移动式施工平台若用于水域双幅桥的墩身施工,可将移动式施工平台置于双幅桥双幅承台之间,旋转式吊机一次施工6个墩身,较传统施工工艺,其优点更加明显,该施工平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曾健 郭强)

image002.jpg
            图1 移动平台行走到位工作状态

image004.jpg
          图2 移动平台行走至两承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