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由我公司承建的广西天盛港务七万吨级码头被撞区域维修加固工程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码头面层六角块铺设,本工程最后一个节点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工程的圆满完工。
该工程地点位于广西钦州港果子山作业区天盛港务七万吨级码头转角处,东邻中石化石油码头,西侧与天盛公司二期工程十万吨级码头相接,南部与防城港市企沙港隔海相望。2010年12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一艘载货船撞击码头的东侧胸墙,致使码头受到损伤,其中,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处于该码头1#位4#圆筒,该圆筒受载货船球鼻艏撞击后出现一个4.9m×3.7m的大空洞,自该洞口底部往上,圆筒内、外所回填的中粗砂基本被掏空,码头面板严重下陷、开裂,给该码头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我院先后承担了该工程项目的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等所有工作内容,施工工程量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①1#位4#圆筒破损空洞处增大截面进行维修加固;②受损区域橡胶护舷、系船柱的更换及安装,护轮坎维修;③圆筒内、外中粗砂重新回填及振冲密实;④码头面层铺设六角块进行恢复;其中,4#圆筒破损空洞维修加固为该工程重中之重,该处维修加固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圆筒结构的使用功能,并对该码头回填砂的后期沉降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工程于2011年12月6日开工,项目部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技术讨论会议,院领导也曾多次来到工地现场给予技术支持及指导工作,由于4#圆筒破损空洞面积较大,且钦州港海域长期潮差大、水流急,在钢模板的拼装、水中下放、锚固安装等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内、外模板的顺利安放。破损空洞处圆筒内壁在原来基础上增厚20cm,新增截面与圆筒壁原截面间通过水下植筋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试验证明,植筋效果良好。本次水下施工,在新材料的使用上,在水下焊接、水下植筋的施工工艺上均取得较大的突破,为我院从事此类型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邱炜)
院领导现场指导模板拼装
圆筒弧形外模逐层拼装
受损区域修复后
码头面六角块铺设完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