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西南研发中心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环湖路和货运大道之间,红梁街两侧,是中交二航局承接的首个集研发、办公、住宅、公寓、商业、酒店、中小学及地下车库和配建道路为一体的大型房建综合体施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其中4#地块1#办公楼更是为该项目的最高建筑,总层数24层,建筑高度99.3米、幕墙高度103.4米。该楼幕墙材质多样化,有玻璃、石材、铝单板,且造型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再加上高空风压大,极不利于高空作业。回忆起工程建设最初,项目副经理方铁兴感慨道:“当时安装幕墙的时候,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不过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克服了不少难题。”
开工前期,业主要求一号楼必须在既定工期目标内完成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再加上幕墙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需进行专家论证。期间,项目部组织工程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向行业专家请教吊篮作业施工经验,经业主、监理、设计讨论后,初步方案确定下来。项目部决定采取主体结构和幕墙安装工程同时进行的方法,先在12层的位置设置一个悬挑安全防护棚架,再对1到12层和13到24层进行幕墙安装和主体结构施工,这种办法既保障下部幕墙施工安全和成品保护,又保障上部工程施工进度。最终,该方案成功通过,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幕墙安装施工,风压大、吊篮摆动大、风险程度高。施工高峰时,现场共有200多台吊篮同时进行安装施工。”方铁兴介绍,“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项目部都会在施工前安排相关部门去检查吊篮组件及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施工人员做好班前喊话工作。同时,掌握天气情况也是施工前一项重要工作,项目专职人员提前查询好次日天气情况,发布于项目群内,风力较大或雷雨天气时,则停止施工。”幕墙安装属于危大型工程施工,吊篮作业时,相关部门值守人员都会在建筑物四周放上风速仪,密切注意风速变化,并作为指定方位的地面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制止。当风力超过6级时,地面负责人通过对讲机向层楼之间的巡查监护人和楼上巡查监护人发出停止作业,将吊篮下放至地面的命令。同时,为防止破坏已装好的玻璃幕墙,项目部要求在幕墙上安装临时防护栏,提高成品保护,并在吊篮四周绑上软体保护膜,防止吊篮摆动而损坏玻璃幕墙。
幕墙一块块平稳安装,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进行,有望在既定工期目标内完成该楼建设,不料幕墙龙骨材料厂家机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材料供应困难。为加快项目建设,保证工期进度,项目部不得不另想办法。为此,项目部一方面与业主、设计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说明原因,并征得替换同等级品牌类型龙骨的意见,另一方面成立调研小组,多方询查同等级品牌类型的幕墙龙骨厂家。最终,幕墙龙骨顺利供应,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
“刘豪,一号楼建设即将完成,比预期的工期还要提前一个月,在最后紧要关头,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仔细自检,确保幕墙的牢固性、可靠性。尤其是吊篮作为施工设备,钢绳长、风险大、摆动大,要特别注意各连接点的螺栓和弹垫及平垫是否齐全和牢固,需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查。”一大早,方铁兴向工程部刘豪语重心长地说到。
“四海为家,雪雨风霜,建起的路桥追太阳,盖起的高楼揽月亮,苦累脏险教会了建筑人很多,岁月流年给建筑人留下了许多……”方铁兴手机铃声响了起来,他拿起裤兜里的电话放到耳旁,长期紧皱的眉头随着电话里的好消息慢慢舒展开来:“验收成功?太好了,大家一年多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1年零6个月,西南研发中心项目一栋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白云为衣,星星为伴,一群群建设者们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用智慧和心血凝聚出的这座智慧大楼赫然矗立在天府兴隆湖之南,展示着它的万种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