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钟,这是工人张立志安装好一块脚手板的时间。在中交二航局广州横沥岛尖城市综合开发项目长沙涌北岸水闸施工现场,只见张立志举起脚手板,盯准位置,扣紧锁扣,一气呵成。安装好后,他又尝试在上面踩了几下,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的效率和稳定性,放在之前,用张立志的话来说就是“想都不敢想。”一块小小的脚手板,让项目上许多像老张一样的高处作业人员吃上了“定心丸”。
脚手板是脚手架的重要部分,也是高处作业人员作业和行走的平台,被誉为“脚手架上的生命线”。传统的脚手板,通常使用厚度为5厘米的木制板配合钢丝缠绕固定的方式制成。这样的高空通道虽然制作成本低,但因为尺寸和木板质量难以把控,往往存在着“翘头板”“探头板”的风险。尤其是在木板与脚手架钢管的连接处,往往木板过长,板头越过钢管,形成了“跷跷板”。作业人员稍不注意,就会踩空坠落。
而横沥岛尖项目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量身定制并应用的装配式预制钢脚手板,每块长约110厘米,宽约25厘米,底部焊有钢横梁。踏步板两端各有两个半弧形的锁扣,大小与钢管相同,一按一扣,就与两侧的钢管严丝合缝地搭接完毕。这样的脚手板,不仅安装便捷高效,更是杜绝了“翘头板”“探头板”等情况的出现。老张说:“这个板子踏上去一点都不会晃哦,稳稳当当的。”
不仅如此,在横沥岛尖项目,更是有着一项不成文的“传统”。
8月5日,正好是长沙涌水闸脚手架通道搭设完毕的日子。项目部安全总监刘柱穿好安全防护用品,挂好安全带,稳步踏上了通道。“在我们项目,所有的施工通道搭好之后,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先走一遍,技术管理人员再走一遍,最后,工人才能正式开始使用。”刘柱介绍道,“有问题也是我们先发现。可以说,这个项目所有的施工通道我们安全员都踏足过。”
横沥岛,位于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作为珠江口上名副其实的一颗“明珠”,在这片7.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世界级的金融岛正在悄然形成。根据统一规划,这里不仅是将来南沙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更是重点打造的粤港澳合作核心区和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对于这样一项人民高度关切的工程,刘柱直言:“压力很大”。
为了安全托举起这颗“明珠”,刘柱和他的同事们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信息化手段织起一张安全“防护网”,打造了一个“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他们跑了千里万里,说了千言万语,智能二维码、信息化智能平台、教育培训专业化……一件件“神兵利器”在他们手中焕发光彩,为全员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18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从未出现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但刘柱从未满足。“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他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