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于今年国庆前通车的佛山市顺德东部新城环湖路南段项目位于顺德中心城区,目前正在收尾,面积约2.8平方公里、正在着力乡村振兴的海寿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西江江面的海寿岛上,两者相距30多公里,平常并没有直接的业务往来。
但是,最近,这两个地方却因为一些触动人心的场景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海寿岛上长住居民2000人左右,其中,大多数人都已外出打工,村里多数是老人,还有“留守”儿童。由于目前岛上没有幼儿园,村里的学龄前儿童不得不到西江岸边的九江镇去上学。而唯一能够通达的就是岛上的轮渡码头。
于是,每天清晨,人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小胳膊小腿儿的小朋友们由家长们从四处送来,一个一个互相拉着衣襟,满脸好奇地列队等候、小心翼翼地上船渡江,而幼儿园的老师们则在前面大手牵小手地领着,在后面像赶小鸭子一样招呼着。然后,下午放学后,像早出晚归的小“候鸟”一样,孩子们再由老师从对岸送回。
日复一日,这样的画面,外界的人们几乎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对于家长们来说,除了心疼之外,也实在是悬心。
轮渡码头实行上下分流、人车共渡,工作人员对这批早晚必到的小乘客们特别地关注,让大家心里不踏实的,是岛上环岛路连接上船点的一条不到200米的便道。
便道并不宽阔,人车共用,候船时,一侧停下车辆之后,所剩的人行通道就更加狭窄。由于村里暂时没有条件完善隔离设施,早晚出行高峰,人们又常常会看到第二个叫人担心的场景:被家长天不亮就从被窝里抓出来的小朋友们多数还没有睡醒,列队候船时,还在半梦半醒之中,迷迷糊糊的,冷风吹来,小脸儿直皱,汽笛一响,又被唬得直哆嗦。当然,也有精力旺盛的孩子比较淘气,趁家长不注意,就“脱缰而去”,在车辆、人群中东跑西窜。一时间,人车混杂的便道上,大人急着捉娃,喇叭响个不停。如果雨天路滑、水漫堤岸,就更加让人揪心了。
这样的场景也深深打动了同样身为父母的二航局工地的工友们。从当地同行那里听说后,他们随即决定,要为小“候鸟”们做一点事情。
但是,修桥铺路是他们的本行,却难以在一时之间就能够解决,置办校舍、充实岛上幼儿师资力量既不是大家的专业,更不是个人能力之所及。怎么帮呢?正好,在现场施工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工地物资部门回收了不少市政水马、三角反光锥、警示带等安全防护和警示装置,现在,还躺在仓库里呢。大家归集整理了一番,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还可以继续使用。
做好事贵在经常,办实事不论大小。于是,作为联谊共建的第一步,二航局项目部主动联系到海寿村的工作人员,提出“造访”小岛的建议。后来,他们又根据实际需要,添置了不少全新的安全防护物资,并于12月10日专门为村里送了过去。
不久之后,渡口便道上的隔离设施将会设置起来,渡江求学的孩子们又多了一层安全保障。“岛上的孩子真不容易。感谢你们的用心和爱心!”在岛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海寿村第一书记涂少华一面向大家表示感谢,一面和大家一起畅想未来的岛上幼儿园。
为了共同守护这些孤岛的小“候鸟”们,二航局工地项目党员与工程属地社区党员的手紧握在了一起,大家眼中有光、心中发热。(易炳亮、韩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