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4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其中,“一种数显式盾构滚刀磨损量测量尺及使用方法”创新性地将卡尺与测针式数显尺结合,实现精准测量盾构滚刀磨损量。卡尺下部设有“刀圈形凹槽”,可稳固卡在滚刀刀圈上,确保测量基准精准;测针式数显尺集成“照明结构、屏显结构、测量结构”,其测量结构包含可上下活动的直尺(带刻度)与测针,测针下端与刀圈形凹槽精准对应,实现磨损量直接读取;测量尺配备有照明灯及液晶显示屏,可在照明不足的环境下完成测量,测量精度达0.01毫米,数据准确可靠。该技术方案能实现快速读取和存储数据,为盾构机高效运维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改扩建工程声屏障立柱快速托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针对改扩建工程中声屏障立柱托换的施工难题,在声屏障立柱下端设置水平纵梁,通过纵梁连接多个立柱端部,形成整体受力框架;纵梁下表面安装多个支腿,支腿与纵梁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可灵活适配施工角度;支腿下端架设在铺设于轨道梁的钢轨上,确保支撑稳定。该技术方案工艺方法简洁、工序转换少、施工安全可靠;施工快速、便捷,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依托快拆快装系统,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既有声屏障的干扰,避免重复拆装造成的结构损伤,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种抑尘低回弹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创新研发出兼顾“高性能”与“低污染”的喷射混凝土材料。核心突破在于原料配比设计与施工工艺优化: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漂珠、纳米矿物添加剂、石英砂、功能型富孔轻集料、导电集料、钢纤维、减水剂和拌合水,通过科学配比提升材料性能。关键工艺采用海藻酸钠溶液预湿富孔轻集料,精准调整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大幅降低回弹率;同时在喷射施工时,于工作面两端施加电压,使混凝土带电并吸附粉尘,显著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该项技术能提升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与弯拉韧性,改善耐久性;降低施工回弹率,减少材料浪费;控制粉尘浓度,优化作业环境,为隧道、基坑等密闭空间喷射施工提供绿色高效的材料解决方案。 “一种桥梁钢箱梁安装结构及施工工艺”聚焦桥梁钢箱梁安装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创新设计出可拆卸的模块化结构与加固方案。包括钢箱梁模块由顶梁板、下梁板、第一竖向梁板及第二竖向梁板组成:顶梁板底部设线性分布的第一加固架,下梁板顶部设平行下肋条;第一竖向梁板两侧配第二竖向梁板,且两者顶部均设有与第一加固架适配的第一加固槽,确保模块精准拆装拼接,灵活性强;同时设置辅助支撑结构,在顶梁板与下梁板安装后,通过旋拧调节螺杆,带动两侧滑座反向移动,使限位板卡入卡座凹槽,实现结构二次加固。该技术方案的模块化结构便于拆装与拼接,适应不同桥梁施工场景,灵活性强;辅助支撑系统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桥梁钢箱梁高效安全安装提供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