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暴雨锁“鱼路”,央企抢通护民生

发布时间:2025-08-13阅读次数:

八月初,在连续几天的暴雨中,一条紧急求助短信突然出现。“通向南安村网箱养殖基地的陡坡路很湿滑,车过不去,能否帮助修复?”中交二航局苍容浔江大桥项目协调员吕生耀收到塘步镇政府求助。
原来,南岸村网箱养殖基地下游不远处为梧州市自来水取水地之一,为确保饮用水源品质,当地村民需在20日前将所有的鱼和网箱清运出去。该养殖基地为南安村几户村民共同经营,存鱼量在30万斤左右,路不通,时间紧,压力很大。“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大家心里是越来越着急”,塘步镇政府党委书记刘剑平说道。

进出养殖基地途经项目主线施工便道,其中一段长500米左右,下穿维良2号大桥,然后以接近30°倾角沿着山体向上盘旋,紧接着伴随一个“V”字急转弯,连续降水导致山路更加湿滑泥泞,像一个巨型滑滑梯,运输车辆走上面根本站不住脚。

老党员吕生耀经常和村民打交道,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深有体会,第一时间跟项目经理杨琳汇报情况。“群众有需求,我们作为央企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响应,主动承担责任帮忙修路”,杨琳斩钉截铁。

此时正值项目建设后期,大量队伍人员设备退场,人员设备数量较建设高峰期显著减少。吕生耀收到修复路面任务后,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组织施工人员冒雨抢修道路。

然而,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泥泞的路面上,激起浑浊的水花,也模糊了视线。陡坡在连续暴雨的浸泡下早已面目全非,表面一层稀泥如同融化的黄油。

勉强调集来的挖掘机试图作业,沉重的履带碾上坡道,立刻陷入泥泞,履带疯狂空转,搅起大片的泥浆,几乎寸步难行,刚铺下去的碎石瞬间就被流淌的泥水冲走。

“不行,太滑了,根本吃不住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着坡下指挥的吕生耀大声喊道,“泥太稀太深,机器一上去就陷,履带打滑空转,根本推不动!人上去站都站不稳!”

吕生耀眉头紧锁,雨衣早已湿透。一辆满载石料的卡车试图冲坡,车轮在泥浆中徒劳地空转,车身剧烈扭动,最后司机不得不放弃,小心翼翼地倒车退回起点。每一次尝试失败,都像重锤敲在吕生耀心上。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都是暴雨,可时间不等人,吕生耀一边安抚心情急迫的村民,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现场状况。

雨势稍歇,吕生耀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宝贵的窗口期。他深知,常规的铺碎石方法在持续的雨水冲刷下完全失效,必须改变策略,从根本上解决路基软烂的问题。

“不能硬上了,得把‘烂根’挖掉!” 吕生耀果断指挥,“趁现在雨小点,集中人员设备,抢挖掉表层这层湿滑的烂泥,动作要快!”

挖掘机小心翼翼地将表层那如同豆腐般松软的湿滑泥土挖起。很快,一段约十米长的坡道上,表层软泥被清除,露出了底下相对密实、但依然潮湿的土层。吕生耀知道,光这样还不够,雨水很快会再次泡软它,“快!把准备好的大块石料垫下去!铺满、铺实!”

早已等候在坡下的自卸卡车立刻将块石倾倒在这片刚清理出的地方。挖掘机将这些沉重的大石头紧密地铺排、压实。大块石料相互咬合,形成了坚实稳定的底层骨架,其间缝隙能迅速导排渗入的雨水,防止积水再次软化路基。挖掘机的履带小心翼翼地碾过这些石头,终于不再下陷,有了稳固的着力点。

“骨架稳了!现在铺小碎石,填缝找平!” 吕生耀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晰有力。紧接着,另一批装载着较小粒径碎石的卡车开了上来。细密的碎石如同流水般倾泻而下,迅速填充进大块石料之间的缝隙。这层碎石进一步增强了路面的密实度和整体性,大大提升了表面的摩擦力,为后续车辆通行提供了关键的附着基础。

雨水时大时小,汗水混杂着泥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衫。挖掘机轰鸣,石块碰撞,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争分夺秒的抢通战歌。在众人努力下,这条“鱼路”正一步步向着养殖基地延伸。经过项目部3天抢修,便道恢复通车,为村民争取到了12天的运输时间。

从养殖基地沿着山间便道一路驶出,经过项目修建的7米宽、9公里长的永久沥青便道,直达321国道,项目部通过交通疏导,确保村民运输车辆畅通无阻。

随着一框框草鱼、赤眼鱼、罗非鱼等装车外运,村民脸上露出了笑容。与此同时,梧州市自来水取水口的水质也得到更大保障。“这些都离不开二航局同志的大力支持!”刘剑平竖起大拇指。

在岭南,二航建设者一次次为民解忧的辛勤汗水,正凝结成一封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更铸成了群众口口相传的央企招牌。(倪志、申学康)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