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劈山开河连两江,筑坝建闸通“天堑”

发布时间:2025-03-09阅读次数:

奋进壮乡百年梦想,打通广西“任督二脉”。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管理团队是平陆运河全线第一个进场的,是运河建设的“排头兵”。项目选址在一片荒山上,在艰苦的条件中,大家却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其中有句打油诗在全线上传开--“来时荒芜人间木,走时万家灯火明”。

作为平陆运河开河先锋,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156人组成的年轻队伍,成员们稚嫩的脸上早已“刻下”岁月的风痕。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修建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马道枢纽作为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未来将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内河省水船闸,实现郁江和钦江的连通。

如何理解世界最大规模?马道枢纽施工体量约是国内普通船闸的10倍,设计为通航5000吨级双线省水船闸,最大水位调节差为29.6,布置三级省水池。它的建设还需要“劈开”大山,在分水岭中“拔地而起”,建设困难可想而知。

劈山开河连两江。为了顺利修建船闸主体,项目管理团队需要挖开原有分水岭,土石方开挖总量达4138万立方米。为了确保未来航道安全,5座高边坡由此产生。其中2号边坡是国内在建最高航道边坡,达到188米,全部边坡开挖土石方量超过770万立方米。

然而马道枢纽高边坡坡体以强、中风化泥岩、砂岩为主,遇水易软化,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型地层,雪上加霜的是有一条断层破碎带沿坡脚穿过整个山坡,边坡稳定安全风险大。

前是建设难度的挑战,后是紧迫的施工工期。项目管理团队攻坚克难、积极发扬“平陆战队召之即来、来之善战、战之必胜”的作战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性提出将隧道施工的技术、工装和施组嫁接到高边坡上,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在30天内完成了10级高边坡的施工,提前工期三个月,确保了雨季期间边坡的安全稳定。硬是把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在国内在建最高航道边坡上留下灿烂的一页。

筑坝建闸通“天堑”。马道枢纽混凝土浇筑方量高达336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世界第一高楼的混凝土用量。涉及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点在于枢纽主体工程混凝土方量巨大,浇筑强度大,基坑横向宽度大,结构高差大,混凝土入仓难度大。

混凝土施工的控裂、温控措施更是重中之重。枢纽建设面临着预冷混凝土出机口温度16度,温控要求高,原材料组织、混凝土搅拌保供难度大等困难。

项目团队为此创新性开展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入仓振捣、智能温控等技术攻关,投入了亚洲最大的强制性搅拌机,形成了复杂输水廊道省水船闸高品质建造技术;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智慧工地,打造混凝土云工厂和钢筋云工厂,实现了厂场一体化的智能建造;以一流技术标准、一流施工质量、一流工期控制、一流现场管理打造优质工程,致力解决336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百年品质难题。

2024年,马道枢纽项目实现了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突破140万方的目标,同时创造了单日浇筑预冷混凝土16409立方米,相当于中国首艘两栖攻击艇海南舰满载排水量,在同类船闸单体工程建设中刷新了世界纪录

未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管理团队将继续扛起建设世纪工程的历史重任,助力平陆运河三大工程的建设,持续擦亮平陆运河和中交港航品牌的亮丽名片。让壮乡人民的百年梦想早日照进现实,为钦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杨怀鹏)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