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父就是设备运行的‘金牌’保障。项目先后使用中型以上设备约400台,原值已近4亿元,种类多、运行环境复杂,管理起来困难极了,幸亏有他在。”常泰长江大桥CT-TX4标设备部副部长黄万多提及师父周宗海,不吝赞美之词。
小微改造节约成本价值
周宗海是二航局首批品牌团队——余尉华机电设备维修技能团队的核心成员。当前,他带领团队负责大桥A1标、A3标、TX4标三个标段的机电设备维修工作。
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可承载单幅全悬挂重1339吨的TP50架桥机、世界首个11000吨米的塔吊等大型特种设备也要陆续进场,压在机电维修人员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专注于机电设备维修的余尉华团队看到了机会。余尉华和周宗海商量:“常泰大桥这个超级项目不仅设备种类多,周期相对较长。还引进不少新设备,是有利于我们团队的人才技能水平提升和经典案例总结收集的大平台、好机会,对以后的机电设备维修具有借鉴意义。能把大桥机电维修任务顺利完成,保障设备正常运转,也是扩大团队影响力的良机。”
大桥现场近400台中大型设备中,4台80吨级门式起重机对应大桥0号至3号墩的吊装任务。一日,周宗海像往常一样巡查设备。走到0号墩门机时,一根绷紧的行车电缆引起了他的注意。
通常,门机的辅助装置卷线器在作业期间,配置了5.5千瓦电机带动卷线架,时刻给门机电源电缆补充一个绷紧的力矩,使得电缆能够有序排列,做到“智能”盘绕。但在周宗海眼里,这个补充的力矩存在一定的浪费和麻烦。
“盘线器在卷绳时还好,在放绳时,电机属于反向做功。当前又是施工高峰,门机需要24小时连轴转,电机容易故障,更换或者修理麻烦,且放绳时间做功造成一定的浪费,日复一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想到这里,周宗海心里琢磨着好点子。
“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接触器中间加装一个中间继电器,这样电机只在盘绳时做功,放绳时电机停止做功,电缆盘绳器端属于自由状态。”周宗海和黄万多经过反复研究和改装后,应用了满足工作需要的新盘绳器。门机工作时,盘绳器电机处于停止状态,单台门机较以前一天可节约电能66度。这样一个小改造让四台门机一年可节约成本近10万元。
教泽长流提升团队价值
“智涛,马上到2号门机来,带上游标卡尺,还有仓库里的小马达。”机电维修工何智涛被周宗海急忙叫过来。
“需要工具我都带过来了,什么情况?”2分钟后,何智涛开着满载的电动车,带着鼓鼓的工具包到达现场。
何智涛是周宗海的新徒弟,个子高、体格大,干活勤快。周宗海则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身体不如以前硬朗。何智涛刚好弥补了师傅维修时体力不足的短板,受到了周宗海的青睐。
“这台门机天车的盘绳器不转了,今天你来独立维修,我来辅助。”周宗海找到了一个现场“考试”的机会。
“明显有股糊味,要么哪里卡住了引起磨损,要么是短路了……”何智涛好像猜到了原因,“您让我带小电机过来,肯定是电机故障,线圈烧坏了。”
“对头,那故障的原因呢?你再想想。”周宗海点拨了下。
“有可能是电机时间长了,内部老化。我看了下电线无异常,先更换这个小电机再找原因。”何智涛更换完电机,天车运行顺畅如常。而拆开旧电机一看,故障一目了然。“果然是电机离合器打开的间隙不够。”周宗海直接道出答案。
原来,离合器内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金属疲劳而变形,在仅2毫米间隙里相互摩擦,造成电机高负荷运转。找到原因后,检修就很开了,周宗海调整了离合器的电气部分,再更换电机,治标治本,防止二次维修。在这样一次次维修问答过程中,何智涛的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从机电维修岗到管理岗,周宗海的门生已经超过十人。其中最令他得意的徒弟黄方远,已任职四公司装备分公司经理助理、驻常泰项目设备负责人。
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他不忘时刻叮嘱徒弟们,不管在哪个岗位,只有清晰了解原理和环境,才能不出差错。而在徒弟们眼中,师父“平时看得出来、关键站的出来、遇危豁得出来”的品质同样值得学习。
对于新员工,周宗海会从理论基础教起,从了解到实践慢慢过渡。对于熟手,周宗海每周都会与大家开个小会,交流设备维修经验。为了带徒,他特地归纳出了一本《经典维修案例》。
周宗海有个习惯,每一台设备进场都要仔细研读使用说明。设备细节深入心中,他在维修设备时就能像医生就诊,能很快看破细节分析故障。在徒弟们眼中,周师父就是一张通用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帮助大家理清思绪。
“机电维修是工作也是兴趣,让我投入也让我痴迷。”机电维修已成为周宗海生活的一部分。从项目的临电布置、设备安装操作、设备改造、维修,周宗海总是乐此不疲。正因为如此,他对全场的设备做到了如指掌。
楚升阁、姚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