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 世界打下半场,而在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苏奥段项目部有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却打起了全场。当新冠病毒席卷荆楚大地时,他们在塞尔维亚四处奔走,采购物资,驰援湖北。当病毒开始向国外蔓延时,那些入职不久的少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回家过春节的机会,调整心态,积极的加入到了海外“抗疫”持久战。在这个资源有限,物资匮乏的小国家,这群年轻人以青春之名,打造了一支可爱的“青年防疫军”。
以青春之名,不惧艰险惧辜负,做好防疫“勤务兵”
李国雄是商务部的一名小鲜肉,来塞工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去年春节的时候就已经体验了海外的第一个年,本打算今年回家过节的他,当得知国内出现了新冠病毒的疫情,又看到许多关于因为“串亲戚”继而发生群体性感染的报道,他踌躇了,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了提交机票退票申请。回家的机票已经成功的退了,他默默的低下头,拿出了手机,“妈,今年我要在海外过第二个年了,您和我爸保重好身体,等春暖花开了,我再回去看您俩”,看着屏幕已经发出的消息,他静静的坐在那里,眼角湿润了,他知道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为了响应国家与集团的号召,展现大国央企的担当,上级部门委派他与其他的同事一起为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医院采购防护物资,并在三天之内见成效。从那一天起,他的手机便经常从早上响到晚上,从起床响到了临睡前,“对对对,是医用外科口罩,不是普通口罩”“好,你有多少?我马上下单付款” “我亲爱的朋友,麻烦您帮我办个加急,我的这些物资是运往中国救命用的”.....经过了几番波折,在他与小伙伴们几个日夜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任务,将320个FFP2口罩、2万个医用外科口罩、4776件医用防护服、1098个医用护目镜,以最快的方式顺利的寄达黄冈浠水县中医院。“其实那个时候你还是有机会回家过年的,现在塞尔维亚疫情爆发了,等真正控制下来,可能你家的荔枝都落地了”“哈哈,没关系,那样的话,我正好可以吃到我家秋天的砂糖橘”他笑着道。
以青春之名,立足岗位勇担当,做好防疫“排雷兵”
“当当当”“大海,起来测体温啦”,梁军辉的“叫醒”服务按时上线了,一天紧张的防疫工作开始了。这时,他便亮出他的武器——“额温枪”,这把“枪”每天都要对着每一个人开三次。梁军辉是项目部试验室副主任。春节期间,在项目部仅有的9个中方员工中,他主动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和护目镜,背上消毒工具,承担起了项目部的“排雷”工作——消毒、测体温。这项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穿脱装备可马虎不得,穿穿脱脱需要耗费他很长的一段时间。随后,办公室、卫生间、食堂、宿舍等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MR.梁,办公楼后面的草丛根本就不会有人来,应该不用消毒了吧?”塞藉员工好心劝道。“你看到正在运转的空调箱了吧,如果有人打开了空调,空调外机就很可能带来隐患,这件事虽小,但我却觉得马虎不得”梁军辉认真严谨的态度不得不让塞藉员工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而国外的疫情才刚刚开始,地毯式的消毒仍在继续.....
“世伟,早晨中方员工的体温正常,均低于37.2℃,详细的记录我发到你的QQ上了”“要开始消毒啦,请各位同事关好门窗”,百天如一日,当其他的同事主动要求替他承担消毒工作的时候,他却笑着拒绝了,“这都是小事,也不累,你们快去忙,我来做就行”是啊,做一件小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这些小事毫无怨言、一丝不苟的坚持下去。
以青春之名,不负韶华守初心,做好防疫“炊事班”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张文宏医生曾建议:“蛋白质是产生抗体的最重要的营养素,胃口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喝牛奶、吃鸡蛋来补充蛋白,最好的药物就是人体免疫力”,所以“炊事班”在食物搭配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除了正常的三餐外, “炊事班”每天早上还会专门为员工准备牛奶和鸡蛋来补充蛋白质,中午为大家送去新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在当地出现首例病例的时候,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所有塞方员工居家隔离,凡是有接触过外籍员工的中方员工必须在宿舍办公,财务部的小美女祝千凡主动请缨,“我没有任何接触史,我可以为隔离的同事送餐”,就这样,她便成为了“炊事班”的一员。“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仅有的几个无接触史的几人中,她主动承担起了每天20几人的一日三餐,尽管返岗人员解除了隔离,但她仍然活跃在“炊事班”中,与烟火气相伴。
在这样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们无法像白衣天使一样冲锋在“抗疫”一线,但我们仍然可以坚守在异国他乡,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愿以青春之名,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海外“抗疫”,我们在路上。
黄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