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照例是与女儿通一会视频,牙牙学语的她“爸爸、妈妈”喊得最为清楚,每次从手机屏幕里看到我的出现,总是手舞足蹈个不停,妻子说咱家的小千金懂得想人了,分隔两地,视频聊天成为我在女儿面前“混”个脸熟的唯一方式。看着她在手机那头无忧无虑的蹦着、跳着、玩着,心里也总是说不出的满足。
和女儿视频过后心情大好,工作上的烦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觉得天气也如此好,便不想一个人窝在宿舍里,还是出去散散步吧。
我径直去了乒乓球室,“好球……”,虽未到,已能感受到里面的激烈,不用说,肯定是机修工老姚和他的老搭档技术员小陈又在“拼杀”。四十多岁的老姚不仅机械修得好,乒乓球也是打的一流,弧圈、快攻、反拍削,乒乓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他手上收放自如,被他所控,再刁钻的发球他都能稳稳地接住,然后瞅准机会再给对手“致命一击”,看得我手心都直痒痒,无奈,我这个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实在上不了场,只能站在一旁穷吆喝。运动总是轻松快乐的,乒乓球室里,台上的“运动员”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台下的“观众”天南海北口若悬河,大家说着工作事,拉着家常话,这也许是他们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篮球场上,一群年轻的小伙儿还在尽情地挥洒着他们过剩的荷尔蒙,这里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群雄逐鹿”,小伙子们一个个如同科比、姚明附身,传球、跨栏、碰撞,有技术,更有力量,一天的工作似乎并没有消散他们的激情,年轻真好。也正是这帮“科比”们,刚刚获得了第二届“池州大桥杯”亚军,要问为什么没争得冠军,他们的回答是“总得给前辈们留点面子嘛”,小伙儿们都还挺谦虚。
篮球场尽头的会议室此刻人头攒动,负责箱梁预制安装的工人三三两两鱼贯而入,不一会就挤满了会议室,应该是项目部“安全每周一课”又开讲了。从7月份开始,项目部结合“每周两小时学习”,积极开展“安全每周一课”活动,并编制了详细的学习方案及计划,今天的课程内容是安全生产大家谈,预制安装工段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结合本职岗位、管理区域和项目总体安全管理,畅谈在日常工作中,对施工区域危险辨识、管理措施、项目部总体安全工作建议以及安全认识、体会、思考等,大家在自我总结和相互交流中,认清了岗位安全风险,切实增强了安全风险意识,熟练掌握了危险源辨识和安全应对措施。
出了项目部大门,很快走到钢筋加工车间,可能是远离城市的缘故,这边的天空特别的干净,晚霞掩映下的钢筋加车间显得高大静穆,往下看,突然发现一个人影伛偻在门吊边,走近些,原来是工长老董,“这么晚了,还在捣鼓什么呢?”“刚才吃饭的时候看天气预报说夜里可能有大风,不放心,我过来再检查一下龙门吊轨道是否锁死。”远远望去,晚霞在不断变换着形状,树枝也在不停的摇曳,仿佛非要甩掉粘在身上的那几片枯叶不可,今夜也许真会有大风,但老董一定能睡个安稳觉。
再往前走,夜幕逐渐降临,身后的钢筋加工车间和搅拌站很快变成了一片灰色的轮廓,施工便道上,碰到了正在夜巡检查的电工老乔,一人一灯一骑乘,如同黑暗中孤独行军的骑士。“老乔你真拉风,不愧是我们的安全卫士。”我与老乔打趣道。“再拉风就要冻感冒了,明天省质监局过来检查,我可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老乔一边说着,一边往前面的配电箱走去。“配电箱开关箱要固定牢靠、箱门锁好,防风刮倒防雨淋湿内部配电元件,所有电器设备、线路接头应做好防雨覆盖和防潮处理……”老乔又在念他的用电安全经了。“我还有几个施工点没检查,你早点回去吧,天黑在便道上散步不安全。”说着骑着他的电毛驴一溜烟的跑了。不一会,项目部安全群里闪出一条信息:“主墩加班安装冷却水管和爬架防护网,工人均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码头灯带、爆闪灯正常;边幅墩塔吊大臂顺风向摆放、吊钩升起;后场门吊、钢筋大棚均已锁固,拌合站揽风绳已挂好;梁场200吨门吊班后提梁固定,夹轨器锁固,施工工人正确佩戴安全帽。……”
往回走的途中,遇到了上夜班的工人,他们三五结群,用家乡话哼着小曲,消失在夜幕中,迎接他们的,又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