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
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时节,踏青远足已成了许多人的最爱。以往的每年春天,我都喜欢结伴几个好友到郊外游春赏景,登高、拍照、放风筝是我的最爱。可是今年有了些不同,从踏上南下的车子时,生活就有些许变化,忙碌的工地生活带给我专注,也让我更加明白建设者的不易与艰辛,泪珠变成了汗珠,苦涩变成了辛酸。
工地第一缕阳光洒下,骑上“小毛炉”开始了“踏青之旅”,油菜花随风舞动,蜜蜂开始采蜜;长江边的草滩上,露水摇曳着闪烁着光芒,刻画出金色的纹路;海棠花开放了,洁白的花瓣纷纷扬扬落在工地沿途的甬道上,春日的阳光有如梦境的薄纱给忙碌有序的工地添加了一分神秘的色彩。抬头看天空,好像淡蓝色的水粉颜料抹过一样。云飘过的时候,我们憧憬着明天的样子是否也会如这云朵一般洁白而美好。
车辆在码头载好“蜜”铸造“蜂巢”,来回穿梭于工地上,白的、黄的、红的、蓝的安全帽,像极了春雨后生长出的“蘑菇”,给这大地增添了一丝“鲜气”。该用怎样的文字,敲打出这份别致美丽的场景呢?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这样的季节你是否和我一样,特别思恋远方的亲人。一程山水,一程风雨,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放弃了安逸,选择与泥浆钢筋为伴。夜色逐渐深沉,伴随着点点孤灯,求一梦而不可得。
有人说在工地唯一能支撑坚持下去的就是兄弟之情,常伴在一起,时光比家人还多,习性、爱好、优缺都展露无遗。闲暇之余大家围坐在一起,拿来酒、花生米、点上烟能聊大半宿。掬一眸春天的诗情,将万千心绪融入一杯清茶之中,与花草相凝,与风月同行。
没有云的日子,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没有风的日子,云是雨的守望。生命里,有些风景终究会烟消云散,铭记那些与兄弟一起“战斗”的日子温馨而又感动,一如这春暖花开的灿烂。即使花开荼蘼,记忆里那些一路相知相惜的温暖也会愈久弥香。
新雨过后工地,依旧是一片明媚,绿染麦田,油菜花开满工地,村民家的李树上总有不知名的鸟儿不停的叽叽,手捧一杯清茶,与它相望,能嗅到裹挟在阳光里的清香,那淡淡的味道,似若有若无的气息,还有那穿越在肺腑的酣畅。一叶一花的丰盈,一静一动的从容,是清风朗月的恬淡,是岁月花开的静好。

长者常教导我们让心静下来,安然的去品一杯茶香,让心慢慢行走,择一卷书,让心情在书卷的熏染下温暖生香。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琐碎的工作中,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与诗意。
四月了,天气已生暖,春雨如烟,晨霜染枫独妖娆,万紫千红似逢春。春风袅袅,吹皱了一池湖水,撩拨着我深深浅浅的思绪。想来,人生就如四季,风风雨雨,来来去去。忙碌着却也快乐着,因了有信念、有追求、有牵挂,于是行走的脚步更轻盈,美好的生活,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一种早已被大自然遗弃的,只知道整日为了物质、金钱、名利而奔波的“可怜虫”。去踏春吧!也许春色就在身边、在眼前。让双脚去亲近泥土的芬芳,释放存积于体内的病戾之气;躺在柔软的草坪上,阳光恣意地泼洒在身上,去感受长江畔温软的风拂过脸颊时的惬意,去倾听那花儿绽放,湖水潺潺……
(刘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