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聚焦杭州湾(3)|卿杰:杭州湾上的栈桥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5-11-20阅读次数:

杭州湾的夜色尚未褪去,一条十几公里长的 “灯带” 横卧海面。这是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施工栈桥,也是无数建设者的战场。

少顷,天空泛白,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便已在栈桥上响起,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建设者们穿梭在栈桥上的各个施工点,而这其中总少不了项目部经理助理卿杰的身影。

卿杰是湖南娄底人,1996年出生。2018年从长沙理工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交二航局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建设者。短短数年,他先后参与建设了南京浦仪公路过江通道、新化枢纽、江苏常泰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逐渐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项目副总工、架子队副队长。

在常泰长江大桥工作期间,卿杰独立负责主塔下横梁施工和中塔柱部品施工管理。不论什么样的天气,他总能准时准点出现在施工现场,坚守在建设一线。

同时,他利用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钻研施工方案和管理规范,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记录着对施工生产各道工序流程细节的见解和研究。

他曾说:“作为一名项目生产管理者,对各项工序细节和流程的把握就是扛在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提升工程质量。”

2023年8月,卿杰从江苏泰州转战浙江宁波,负责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浅滩区引桥钢栈桥、桩基、围堰、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

该大桥位于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潮汐效应明显,最大潮差高达8.9米,水流速度极快。同时,由于杭州湾海域的地质条件不佳,土层上方存在松软的淤泥层,在潮汐水流的影响下,冲刷效应明显,管桩施工和围堰施工容易受到影响。

在刚来到项目上的几天里,杭州湾海域高湿高盐的气候环境让这位来自内陆的小伙子感到有些不适应。但是他并没有打退堂鼓,仍然保持着“扎根项目建设一线”的习惯,每天都会顶着烈日和湿润的海风,拿着施工手册和笔记本,来到栈桥的各个施工点附近,对栈桥及桩基施工进行检查,并向班组长了解当天的施工情况。

他深知只有多去现场走走看看,多翻翻图纸和手册,多问问建设人员,才能更快地融入到杭州湾项目的建设当中。正是这样的坚持与细心,让他拥有了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一次与栈桥搭设班组的交流中,卿杰敏锐地发现,栈桥平联系仍沿用以往的水面现场安装方式。杭州湾海域1天中便存在2个涨落潮,期间水流湍急,作业时施工人员和工程船需多次调整位置,既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效率也上不去。

卿杰深知项目建设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因此主动和栈桥建设团队对接,思考如何才能进一步创新栈桥平联系安装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他拿着施工手册和笔记本奔走于各个施工点,对接测量部门、安全部门和安装团队。

通过交流,卿杰对杭州湾上的栈桥建设难度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里普通一天的潮差都能达到6米多,水流速度极快,这对栈桥的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没有丝毫退缩,每天和栈桥施工团队对潮汐水流数据和栈桥承载力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不同平联系安装方案,并与项目团队进行实地验证。

经过多次讨论和验证后,卿杰和栈桥建设团队决定采用主横梁平联系一体化安装方案,将栈桥的平联体系拼接工作从海面转移到岸上,拼装完成后再统一运送到海上完成安装。

“通过这种岸上预制、整体拼接安装的方式,能尽可能减少水流对平联系安装的影响,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安装效率。”卿杰指着安装完成的栈桥施工平台自豪地说。

在卿杰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杭州湾南海中引桥部分的栈桥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为后续围堰和桩基施工奠定了基础。然而,在2024年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卿杰再次遇到了挑战。

受到杭州湾水流强冲刷作用的影响,南海中引桥靠近浅滩区部分栈桥的管桩入泥深度出现了明显变化,部分栈桥施工平台的承载力出现了下降趋势。

9月初,项目团队决定对南海中引桥和浅滩区的施工栈桥进行加固工作,卿杰主动请缨,参与加固工作。

屋漏偏逢连夜雨。9月11日,中央气象台预测,台风“贝碧嘉”的将在中秋节期间经过杭州湾区域。台风叠加天文大潮,对栈桥加固工作无疑是一次考验。

“栈桥若无法承受巨大水流和大风所带来的冲击,则可能会导致倾斜甚至垮塌,只有尽快加固才能杜绝安全隐患。”面对难题,卿杰主动担起责任,带领着施工团队开启了“连轴转”模式。

为了赶在台风和天文大潮到来之前完成对易受影响的重要栈桥施工点管桩进行加固,卿杰及团队加班加点,多次研讨及推演加固方案,结合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调整,最终决定多种加固方案同时实施,加快栈桥管桩加固进度。

那段时间,每天凌晨五点,卿杰和团队准时到岗,争分夺秒施工。在水流冲刷严重的区域,他现场指挥,利用海水中含泥量高的特点,进行袋装吹填,增加管桩入泥深度。同时,在受潮汐和大风影响剧烈的栈桥平台外侧,补打新钢管桩,进一步加强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强度。

9月15日,台风来临前一天,通过一系列加固方式同时推进的方式,承载力较为薄弱的栈桥顺利完成了加固。一天后,当台风和大潮共同到来,加固过的栈桥在狂风和巨浪中稳稳地伫立在海中央,顺利地通过了“大考”。

台风过后,卿杰没有放松下来,继续带领团队奔走在栈桥之上,继续对剩余部分栈桥进行加固工作。

“加固栈桥只是工作中的常规事项,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用自己的力量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正是这样勇于担当、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不断在工作中突破自我,在2024年度获得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以及优秀员工的称号。

在通苏嘉甬项目的建设现场,像卿杰这样的栈桥守护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身影随着太阳的升起穿梭于栈桥的各个角落,现场指导化解施工难题;而在夜幕降临后,他们又伏在书案认真梳理施工数据和方案,探索创新之路。

当工程落幕时,屹立在杭州湾之上的大桥将不会忘记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栈桥守护者们。他们用坚持和勇气扛起了建设重担,为交通强国的伟大梦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王立铭)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