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凌晨2点,慈溪特大桥A段跨滨海二路连续梁最后一方补偿收缩混凝土缓缓注入模板,经过3小时连续作业,当最后一抹收面完成,该连续梁实现合龙。
慈溪特大桥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境内,是通苏嘉甬高铁控制性工程,全长37.8公里,是全线最长桥梁。其中,二航局承建慈溪特大桥A段长约13.46公里。此次合龙的跨滨海二路连续梁主跨64米,采用挂篮悬浇施工,因跨越交通繁忙的滨海二路,施工需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管控难度大;桥梁处于铁路左右线半径不一致的缓和曲线及千分之3竖曲线上,对挂篮模版曲线适应性要求高;梁体为变高度、变截面单箱单室结构,预应力体系复杂,共设置预应力钢束近300束,精度要求严格。
自2024年7月开工以来,项目部采用“BIM+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挂篮变形及梁体线形,确保每节段立模标高误差控制在5毫米内;研发设计轻量化菱形挂篮,自重与梁段重量比优化至0.4,减少施工荷载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创新应用智能张拉和压浆技术,实现预应力施工全过程数据追溯,严格控制钢绞线伸长值偏差;施工期间,克服台风、高温影响,贯彻“对称悬浇、均衡加载”原则,确保两端悬臂端不平衡重始终小于8吨,最终比计划提前5天合龙。
“从最初的方案论证到如今顺利合龙,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该分部工程负责人史结琼介绍,该连续梁的合龙验证了“复杂曲线段挂篮悬浇施工工法”的可行性。施工中形成的《曲线连续梁挂篮模板精调技术指南》《预应力智能张拉工艺标准》等5项技术成果,已纳入企业技术标准库,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此次合龙,不仅为该工程后续连续梁施工提供了成熟的技术范式和管理经验,更标志着该分部工程施工已由下部结构逐步转入上部结构附属体系及桥面系施工阶段。下一步,项目团队将充分运用此次合龙经验,优化资源配置,严控施工质量与安全,加快推进剩余工程建设。
通苏嘉甬高铁预计2027年通车,届时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南北翼时空距离,实现南通与宁波间1小时直达,助力长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张兆明、程帅、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