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中引桥钢管桩完成沉放

发布时间:2025-06-18阅读次数:

近日,在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海平面上,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中引桥134号墩最后一根钢管桩施工完成,标志着由二航局参建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中引桥步入施工快车道。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中引桥总长约17.9公里,约占跨海大桥工程量的60%,是全桥施工重点。其中二航局承担着10.72公里的海中引桥、814.5米的跨海大桥南航道桥、7.8公里的南岸浅滩区引桥等建设任务。

海中引桥采用钢管桩、钻孔桩两种基础结构形式。其中,钢管桩基础为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单个墩由13根直径1.8至2.2米的钢管桩组成,设计桩长94至110.5米不等,单桩最大重量172.3吨,采用“水欣麒1”及“二航长青”两艘大型无动力打桩船施工作业,钢管桩桩径之大、桩长之长、重量之重,均创世界跨海铁路大桥之最。

杭州湾海域风大、流急、潮差大,海底泥沙层较厚,质地松软,海水较浅,一年有效作业时间不足200天,施工组织难度大。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团队优化畅通钢管桩生产运输全过程,全面紧盯厂家生产制作进度,对接宁波、嘉兴、舟山等海事部门,建立海运联动机制,实现钢管桩生产制作、海上运输及现场施工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了沉桩施工效率。

“最后一根钢管桩长103.5米、直径1.8米、重达99.6吨,我们使用世界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号施工,不到2.5小时即完成沉放施工。至此,由我们负责施工的海中引桥2398根钢管桩沉放全部完成。从空中俯瞰,绵延数公里的钢管桩阵列整齐排列,宛如钢铁‘琴弦’镶嵌在波涛之上。”中交二航局项目副经理张伟说,此次海中引桥剩余钢管桩全部顺利沉放,确保了施工水域两艘大型无动力打桩船赶在台风季来临前安全退场,降低海上施工面临的船舶管理风险。

通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工期5年,建成后将与盐通、京沪、沪昆、甬台温、沪宁沿江等多条高铁线路相连,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滔、王昊、程帅)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