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海中引桥204号墩,国内首例大尺寸圆端形钢吊箱整拆施工顺利完成。该工艺的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钢吊箱的周转利用率和桥梁施工效率,降低了海上钢吊箱拆除施工的安全风险及环境影响,为我国类似复杂海域桥梁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钢吊箱作为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结构,主要承担承台施工的挡水和模板功能。中交二航局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副经理兰新春表示:“传统的吊箱模板分块拆除法耗时多、工效低,尤其在杭州湾潮差大、流速快、水深浅的复杂海洋环境下,钢吊箱体积大、重量大,安全起吊与运输都面临严峻挑战。拆除作业需利用短暂潮汐窗口期,对施工效率要求极高。此次整拆工艺摒弃传统分节流程,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不仅保障了钢吊箱结构与成品承台墩身完好无损,还将钢吊箱拆除时间从1天压缩至1小时,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后续,该工艺还将应用到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剩余的110多个承台钢吊箱拆除施工中。
本次整体拆除的钢吊箱长16.6米、宽9.6米、高6.5米。施工前,项目部施工团队通过精密计算、多工况模拟和反复演练,确保拆除过程万无一失。拆除过程中,安排专人全程实时监控钢吊箱的状态,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一创新工艺的应用,为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这一南通至宁波高铁控制性工程的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强潮海域桥梁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全长29.2公里,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大桥建成后,将实现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铁与盐通、京沪、沪昆、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的互联互通,对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彭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