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名称:门式起重机、设备编号:AA041340113、规格型号:MD300/50-28A4、整机功率:289.5千瓦、外形尺寸:30.4米*19……”
在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预制场,工作人员用微信扫描龙门吊设备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后,设备各项信息随即呈现在手机屏幕上。为设备制作二维码,是安徽分公司预制场设备管理的新举措。这个二维码就像身份证,和数据库直接对应,手机一扫就能显示龙门吊的各项指标参数、运行状态及年检情况等生产相关数据。
维修保养是设备管理的日常工作,无论打黄油、还是设备故障维修、参数调整,都需要了解设备相关数据。维修操作人员如果对设备数据掌握不透彻,往往需要往返现场和资料室之间查阅参数、图纸,增加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同时,这种情况会维修时间。如果大型构件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悬停半空,设备处于失控状态,严重的会造成重大损失。
在施工现场,从事起重等相关的作业的人员若不能熟练地掌握每台门吊的详细性能,如门机的起升高度,大车的行走速度等之类的参数,就必须向设备部咨询。安徽分公司预制场有大小龙门吊25台,即便是设备部熟练的工作人员,也很难做到对每台龙门的各项参数牢记于心,往往也需要查阅资料。
在龙门吊上张贴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就能快速详细的了解设备的各项参数的方式,彻底解决现场维修保养的痛点。
设备管理引入“移动互联网”,让基层员工感受到便利。自二维码应用于设备管理后,龙门吊的变频器参数调整3次、钢丝绳更换2次、设备大修保养8台,节约工时约40小时。
实践证明,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既省时省力,还简化了设备维修保养环节。下一步,安徽分公司设备部将总结二维码应用经验,完善数据联动、扩大应用范围,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张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