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公司在机关九楼会议厅召开部分分包商座谈会,旨在与分包商“面对面”直接探讨创新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分包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营改增”政策下的应对,促使与各分包商形成诚信、创新、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良好分包履约和项目创誉创效良性循环,推进公司稳健持续发展。这是公司首次与分包商就如何更好的打造优质分包链开展专题座谈会。
二航局合同管理部总经理张舒心,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体达及部分公司领导和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与19家分包商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合同部杨积明主持。
会上,合同部首先向大会介绍了中交二航局四公司分包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其次,会议就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履约保证金比例、招投标采用竞争性磋商谈判、管控项目安全风险及“营改增”政策下的应对筹划五个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首先跟大家说一组数据:做为芜湖的本土企业,我们公司隔壁的奇瑞汽车集团,目前的年产量已达500万辆;同样只有一街之隔的美的公司,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700万台。而支撑这两家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大型制造企业的基础就是他们都拥有上千家优质的供应商。我们作为建筑企业的分包商就好比是混凝土的外加剂,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属性,这首先就需要我们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为第一个发言的分包商代表,安徽新航港口公司翟宗刚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随后,浙江兴土公司朱兴土谈到:“在目前信息化时代机遇和挑战中,创新的合作模式首先要尊重市场的改变,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市场会锐减近2千万人,而在‘十三五’期间光浙江省交投一家单位的投资额就会达到7800亿。所以,面对此消彼长的逆差对比,我们分包商一定要坚持专业化,坚持以人为本。而专业化的队伍才能打造优质的品质,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和为项目创效创誉做最核心地支撑。”
讨论结束后,秦体达向在座的分包商代表为四公司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并强调了分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施工逐渐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的今天,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企业资源、规模和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专业分包链的打造,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面对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结成命运共同体,双方应共同提高核心竞争力、共担风险、共负责任、共享利益、共创未来,相互尊重理解、加强沟通合作,达成诚信、创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
张舒心在会议最后通报了二航局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模,要求各分包商深入学习和熟悉分包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积极回馈意见。并强调指出:随着市场的变化,未来的公司和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逼”着我们去创新;而项目管理模式又制约着分包模式,所以在创新合作模式中既要重视“营改增”下的合作模式,更要打造联盟型分包商,用信用评价和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措施来支撑专业分包链的打造。而归根结底,人才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才是专业化的核心,更是管理制度的最终执行者,所以不仅要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这样才能在我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达到相互尊重、诚信履约、实现共赢。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