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至11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卫.L.劳伦斯会议中心举行的第32届国际桥梁大会上,由中交二航局主体施工的“南京眼”步行桥,获得第32届国际桥梁大会(IBC)的亚瑟•海顿 (Arthur G. Hayden Medal)奖,中交二航局获得奖牌一枚。据悉,“南京眼”步行桥是我国获得的第一个亚瑟•海顿奖,标志着我国桥梁领域的又一突破。
国际桥梁大会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设立于1988年,由国际桥梁大会、道路与桥梁杂志、拜尔材料科技公司、桥梁设计&工程杂志合作举办,由非营利性组织西宾夕法尼亚工程师协会赞助。大会每年举办一次,从设计、实用性、理念、环境资源等方面对最近两年的一些杰出桥梁工程及个人给予评奖和表彰,设约翰•卢布林金奖、亚瑟•海顿奖、乔治•理查德森金奖、古斯塔夫•林德恩斯金奖和尤金•菲戈奖5个奖项。亚瑟·海顿奖用以表彰那些建成的在桥梁的方便性、非传统设计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桥梁工程。
“南京眼”步行桥是南京首座跨长江夹江的景观步行桥,是南京滨江新城的新地标,为主跨240米的双塔双索面钢塔钢箱梁斜拉桥,全桥总长827.5米,主桥长531.5米,引桥长296米。该桥自2012年底动工,采用支架施工的方案,工期仅18个月。2014年3月,步行桥面向全球征名,最终以“南京眼”支持率最高而冠此桥名。
“南京眼”步行桥在设计上充分展现了桥梁的结构美,桥型设计轻盈灵动,色彩及尺度设定与周边建筑景观协调统一,充分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同时,局部加宽的桥面设计为游人观光留影提供了空间,桥面铺装、桥头景观平台、桥面栏杆等细部设计不仅满足功能需求,也在确保行人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基础上,极大限度地考虑了桥梁整体的美观性,加上美轮美奂的灯光设计,步行桥已经成为江面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京眼”步行桥作为连接江心洲与河西新城的人行通道,可通行旅游电瓶车。青奥会期间,“南京眼”将河西青奥村及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园的世界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联系在一起,也为赛后南京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满足了岛上居民的低碳出行需要,最高日游客量超过一万人,已成为南京市滨江风光带及青奥村地区的重要景点。
2002年,公司承建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获得中国首个尤金.菲戈金奖;2007年,公司承建的南京长江三桥获得中国首个古斯塔夫斯·林德恩斯金奖;2008年,公司承建的苏通长江大桥获得中国首个乔治.查理德森大奖。至此,中交二航局已经获得国际桥梁大会(IBC)设立的五个大奖中的四个,成为我国获得国际桥梁大奖最多的企业。



(王力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