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板凳”架设记(1月26日)

发布时间:2015-01-26阅读次数:
      “桥位处河床无覆盖层,铁锚受力无法满足围堰定位要求。另外,主墩为分离式承台,所需定位船吨位大,受通航限制多。”钢围堰如何定位?这一直困扰着马尚军。
       马尚军,项目部上的“老资格”。自二航局承建株洲四桥起,便担任总工程师,随后的五桥,如今的六桥(枫溪大桥),一晃已过去了10年。
       面对复杂施工环境,又会上演怎样一出“斗困”大戏?
       结合四桥、五桥施工特点,及对湘江地质水文的了解,马尚军大胆想象,提出重力式定位墩施工方案,即在岸边采用大型钢管预制,设置两层平联,顶面铺设钢模,因其形似“板凳”,故又称“板凳”方案。
       一切准备就绪!重达10吨的定位墩制作完成后,借助浮吊运至指定位置,就位时采用全站仪测量,调整平台顶面倾斜度,安装混凝土压重块,形成重力式定位墩。
      “围堰定位一定要快速、准确!这是确保安全质量的关键!”
      “不行!放置角度不准确,浮吊赶紧吊起!”
      “这边、这边!四个角不在同一高程,那根低的立柱还需焊接相应长度的钢管!”
       在“板凳”架设现场,马尚军屏气敛息,一再对工友们强调。他此刻翻腾的心情,正如脚下滚滚江水,期待且紧张。
      “马总,‘板凳’快要大功告成啦!”负责所有船舶调度工作的老卢兴奋地说。
      “最深处达26米,施工处的水深也有18米,目前正值汛期……”望着湘江水位,马尚军不敢有丝毫大意。
      “明白,这就督促安排查缺补漏!”老卢欣然领命,刚才那股轻松劲早已烟消云散。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经过三天紧致周密的奋战,定位墩在各自指定位置沉放完成,形成定位墩群。缆索、葫芦与定位墩相连接,调整缆索角度、长度,最终使围堰准确定位!
       最初的设想得以实现,这让马尚军舒了一口气,“板凳”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实现了钢围堰快速准确定位,在材料利用、人工成本方面同样带来可观的价值效益,比起采用传统的锚锭系统,可直接节约成本320万元,同时定位墩还可用于主桥水中顶推临时墩锚桩施工。
       “马总,辛苦啦!替您点赞!”老卢竖起大拇指说。
       “这哪的话,你不知道吧?我看过相,‘土’命。土克水,水上的事,我行!”马尚军以肘一撞卢进文,两人朗朗大笑。
     (雷星  汤吉松)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