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随着5号墩盖梁浇筑完成,狮子洋通道西高墩区引桥下部结构全部完工,为引桥上部结构——超宽超重双层钢桁梁顶推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狮子洋通道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世界上首条双层复合跨海公路通道。项目距上游南沙大桥3.6公里,距下游虎门大桥7.7公里,全长约35公里,上下双层共16车道,包含跨江主桥和两岸引线工程,连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东莞市沙田、虎门两镇。
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主跨2180米双层钢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创下双层悬索桥五项世界第一。其中,西高墩区引桥是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索塔与西锚碇之间,连接主桥过江段与引线工程,总长约793米,下部为双柱式门型结构,高度约48米到63米不等,由中交二航局负责建设。
西高墩区引桥盖梁钢筋布置复杂,单片盖梁多达63束预应力管道横穿其中,混凝土浇筑量1300余立方米。混凝土养生冷却水管布置密集,安装过程中钢筋、预应力管道及冷却水管极易形成冲突。为此项目团队采用BIM建模技术,开展碰撞模拟分析,对冲突构件提前采取避让措施,提高了施工质量及效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控裂难题,项目研发了全自动智能温控系统及可视化监测平台,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全过程监控,实现了水温、流量以及混凝土水化热场的实时分析,并同步自动调控冷却水温度,大幅降低了盖梁开裂风险。
此外,项目团队加强网格化管理,在物资供应、设备调度、安全质量管控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实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盖梁支架的应力及变形进行监控监测,保障了盖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当前广东省已进入汛期,项目构筑“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防汛体系,依托智能气象监测服务平台,获取标段内精准气象预报,落实气象预警“叫应机制”,构建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实施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工程顺利度汛。
下阶段,西高墩区引桥将进行顶推支架施工,为上部结构钢桁梁顶推施工做前期准备。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开辟新通道,对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推进珠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