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游丹江口水库泄洪影响,汉江干流水位迅速上涨,汉江兴隆枢纽二线船闸项目面临严峻的度汛考验。近日,水位已达到预警线36.13米,直接关系到项目自身安全及下游区域的安危。
险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接到上级命令后,项目部立刻下达停工停产命令,有序撤离所有人员设备。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项目部迅速组织起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主动请缨,奔赴防汛值班最前沿,让党旗和团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大量沙袋、手套、铁锹、饮用水等物资准备完毕,30名抢险队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挥锹装填沙袋,有的负责传递搬运,还有的专门运送手套、饮用水等保障物资,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人力传输带”。装沙与运沙同步进行,接力传递,争分夺秒地加固关键区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好了充分准备。
9月29至10月1日,项目组织员工进行4次连续抢险。10月2日晚,夜色深沉,汉江水位逼近37米,项目现场突发险情,局部钢板桩因水流冲击出现隐患。“所有党员、青年队员,立即到现场集合!”指令一出,半小时内所有人从四面八方火速集结完毕,如同听到冲锋号的士兵,迅速投入到抢险战斗中。
“沙袋装填和运送必须同步,大家接力传递,务必在洪峰到来前加固到位!”项目书记陈冬望的喊话在夜空中格外清晰。现场,党员、青年冲锋在前,组成了一条高效的人力传输带。铁锹翻飞,沙袋传递,汗水与尘土混合,手套磨破了也无人停下。一箱箱饮用水被及时送到队员手中,后勤保障与前线抢险紧密配合。装沙、捆扎、搬运、垒砌……一切紧张而有序,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一点,再快一点!
在昏暗的灯光下,细雨开始飘洒,但抢险的热度丝毫不减。青年队员王子龙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又扛起一个沙袋冲向漏水点;党员朱贺手持强光手电,在每一处钢板桩上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的渗漏点,泥浆溅满了裤腿也浑然不觉。
经过2小时的连续奋战,泥沙已被稳稳地挡在了双层钢板桩之内,初步达成了任务目标,标志着此次应急抢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目前,汉江秋汛防御形势依然复杂。项目部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巡查制度,动态化做好水位监测,确保项目安全度汛,以实际行动展现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