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嘱托 两通电话
公司群众路线调研组现场解决职工难题
“你们知道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吗?”公司党委书记程鹏突然发问。
“共筑幸福港湾。”某项目书记回答。
“企业发展了,我们的职工是否也要分享到公司发展的红利?能否让职工真正感觉到在公司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算项目效益不好,再苦也不能苦职工吧?”程鹏又问。
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都沉默了。
8月29日,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调研组责任领导、党委书记程鹏及组员驱车前往荆州宜昌片区调研,在上午的调研座谈会上,程鹏着重了解了片区三个项目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当天下午,通过与项目班子、职工谈心谈话的方式,对作风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完成荆州某项目调研谈话后,程鹏向组员询问了职工谈话情况,查阅了与职工谈话的记录,看到职工对收入问题意见较大时,程鹏皱起了眉头,当他得知该项目职工薪资水平排全公司倒数几位时,他又回到了刚刚谈话的会议室,与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交谈,于是出现了刚刚的一幕。
谈话结束后,调研组即奔赴第二站。第二天中午,调研组在项目食堂吃过午饭后立即驱车赶往宜昌白洋港项目,那是调研的第三站。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程鹏略有困意,准备在车上稍作休息。这时,一个电话打破了车内的宁静。
“程书记,昨晚我们班子开会,决定上调职工工资奖金,额度在900元左右,算上奖金系数,平均增加1000元左右,达到公司中等水平了,发放单已经做好,过两天就发。”电话那头传来荆州某项目经理的声音。
“很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积极性嘛。”程鹏很欣慰地说。
挂了电话,突然他想到还没来得及看第二站的职工调研情况。他仔细看了职工谈话记录,谈话记录最末尾的一句话,让他陷入沉思。
“项目部经常会迎来各种检查、调研,有来自业主的、当地管理部门的,也有二航局和公司的,但相当一部分是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职工提出的问题和诉求最后都杳无音讯,不了了之。希望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不是空谈,能够切实关注并解决职工群众的呼声。”这是某个职工在调研谈话的最后,对调研员的一句嘱托。
“作风的转变关系到我们党、我们领导班子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这一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问题很多,职工群众有意见。”程鹏对着笔记本自言自语。
据调研,这个项目职工普遍反映的一个情况,就是项目住宿物资配备较差。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项目部准备按照300元的补助标准由职工自行购置床上用品。
看完全部记录后,程鹏打了第一通电话。
“这几年职工收入增长了,物价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听你们职工反映住宿配备标准太低,是否应该提高一些?”
“程书记,我们已经从上个项目的170块提高至300块了。”项目经理答道。
“300块你能买到一套什么样的床上用品?能够让职工用多久?秋冬是否够用?”程鹏一连串地发问。
“那就加一些吧,500块怎么样?”项目经理带着试探的口气问。
“这些东西我也买过,一床好一点的棉絮就要300多!既然职工意见比较大,我建议你对待职工大气一点,就按1000块钱的标准,让职工自己去买。大家住好了,休息好了,才更有战斗力。”
“好。我们班子讨论一下。”项目经理答道。
他又接着打了二通电话。这个电话是打给该项目的书记的。
“你们职工反映的住宿配备标准问题,我刚才给你们项目经理打了电话,建议按1000元标准让职工自己去购置。职工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我想你们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不然你们也不会提高到300元,但这远远不够。我的建议刚才他答应了,你作为‘职工之家’的‘家长’,我希望你好好监督,落实下去,不要打折扣。”
“好的,请程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让职工满意。”项目书记回答。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程鹏终于放了心。到达下一站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他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下了。(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