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美好愿景。何为“中国梦”?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并表示这一梦想一定会实现。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中国梦”这个新词汇时,恐怕持怀疑态度的人大有人在,因为大家只是觉得这个刚上任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或许喊出的仅仅只是一种口号,一种象征而已,最终“中国梦”会真的实现吗?大家在给出一个感叹号的同时,也不禁打出了一个问号。
如何实现“中国梦”,不能光靠嘴上说,有了思想,关键还在于行动。2013年末,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此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十三亿中国人就此踏上了追寻并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道路 。
总书记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越入纵深,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作为改革者,总书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但他却敢闯、敢试、能尽责、敢担当,在改革的征程中,他肩挑数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组长、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文件起草组组长……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远大理想,总书记俨然成为了“史上最强组长”。
“朝受命,夕饮冰,昼不为,夜难寐”,历经四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位“史上最强组长”到底给中国这场变革带来了哪些改变?让我们一起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记录专题片,里面可以找到答案。
经济存现新常态。将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书记继而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从经济结构上不断调整并优化升级。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改革——司法责任制,短短5个字,直指要害,针对“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顽疾,司法责任制改革对症下药,明确要求法官、检察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延续中华文脉。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复兴之魂都深植其中。文化体制改革,要将建立健全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在互联网时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
守住青山绿水。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 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打造强军之路。一支军队,根本职责就是利剑在手、枕戈待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通过改革,我国军队做到了新形势下的“三个”确保——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均为高效指挥军队,确保军委科学谋划和加强部队建设管理。一支强大的军队、巩固国防是实现强国之梦的重要保障,对中国军队来讲,强国梦就是强军梦,只有军事实力足够强大,国家才会真正强大起来。
党的自我革新。我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来解决党的领导弱化。通过改革,我们共产党要拥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才能砥砺前行,才能淬炼成钢。
人民的获得感。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改革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通过户籍改革、医疗、教育等改革,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公共服务。
翻阅历史的发展长河,但凡历经改革,都是伤筋动骨,必然会遭遇到挫折与抵制,固然不会一帆风顺。春秋战国的“商鞅变法”,虽触动权贵,但最终造就了史无前例的强秦帝国。回到二千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位“史上最强小组长”誓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我们深信,“中国梦”终究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