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黄石富池船闸地连墙闸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这是全国首个格型地连墙闸墙,填补了国内类似工况船闸施工的技术空白。
富池船闸工程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口镇,为富水河进出长江的通航要道,船闸由上下闸首、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组成,全长约1108米,其中地连墙为该项目的关键性工程。地连墙总长980米,最大深度达31.1米,共128幅。从上空俯瞰,船闸地连墙如同两条对称排列的长条“格子间”横穿S308省道道路桥梁之下,它既是闸室的承重基础,又承担着船闸防渗、道路桥梁墩柱的支护功能,是国内首座集防渗、承重、支护三大功能为一体的船闸地连墙。
据中交二航局富池船闸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贯穿施工现场的省道桥梁桥墩之间仅有90米宽,无法进行大幅度开挖,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格型地连墙作为闸室主体结构。该结构没有传统船闸施工的伸缩缝,一方面规避了止水带安装的渗漏风险,同时将支护结构直接转化为船闸主体结构,实现永临结合,又节约了施工期间既有桥墩的支护成本。
面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重挑战,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克服富含淤泥质粘土、多溶洞的不良地质和高压线缆、既有桥梁的受限空间作业条件等不利因素,通过改善工艺和方案严谨推演,历经冬夏两季,最终如期完成了异形槽段多、地质不良、单幅槽段超长、岩层强度超高的地连墙结构施工,共计浇筑混凝土超过3万立方米,为后续类似工况的船闸施工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借鉴。
下一步,项目将转换工序进行闸室主体结构施工开挖,预计明年汛期前,全面完成闸室基坑封底施工。富水航道工程是湖北省“十三五”水运重点项目,通过新建1000吨级船闸,打破富水进出长江的航运瓶颈。项目建成后,对完善腹地综合运输结构,引导区域矿石资源有序开采、推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