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紧张的撤离战
——富春江船闸围堰工程经受住首次泄洪考验
“不会又是演习吧?” 员工们一边匆匆穿上雨靴,披上雨衣,一边交头接耳。
5点25分,30多人的队伍集合完毕。来不及动员,项目经理杨明波一声“出发”,就直扑围堰现场。
“我们的设备、材料面临被洪水吞没的危险。这是我们突击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硬仗,只许胜,不许败!”一路上,新风突击队队长、项目副经理马新风给队员们鼓气。
风越刮越紧,雨越下越大。雨水顺着安全帽流下来,淌进衣服里,清晨的寒气,直透进来,让人不禁打起寒颤。但是,他们毫不在乎。一切都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着。围堰上,抬卸设备的号子声,指挥吊车的口哨声,来来往往的车轮声和风声雨声融汇成了一曲雄壮的交响。
7点整,电厂发来泄洪方案。“9点开始泄洪,每秒流量4100立方。”
这是富春江水库今年来的首次泄洪,也是围堰完工后经受的首次检验。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每秒2700方的流量就足以漫顶。
现场设备、材料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看到你们在雨中忙碌,我们很感动。为了减少你们的损失,我们通过合议,决定推迟一小时开闸。可上游来水太急,每拖延一分钟,大坝就增加一分危险。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经过该项目部的紧急协调,9点整,电厂传来了让人欣慰的消息。
10点整,当最后一台吊车驶离围堰,一场紧张的撤离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时,大坝闸门也缓缓开启,滔滔洪流如一条咆哮的巨龙奔腾直下,激起千万朵水花,隆隆之声,传出老远。大坝下游水位一点点升高,围堰顶部慢慢被水包围。
11点整,堰头被淹没,洪水漫过堤头,流进基坑。
下午6点,泄洪8小时之后,围堰现场除基坑充水外,其他均无大碍。刚刚完工的围堰,成功经受住了大坝泄洪的首次考验。
据悉,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是全国第一个在运行水电枢纽工况下进行的碍航船闸改造工程,电厂运营、大坝泄洪与工程施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复杂。每年4月中旬,富春江流域进入汛期,作为日调节库的富春江水电枢纽防洪调峰能力非常有限,且大坝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全风险高,只要上游兰江、新安江水流量上涨,大坝必须泄洪,这对富春江船闸围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旦有所闪失,不仅工期要被迫延迟一年,经济损失接近亿元。(李安辉 廖永胜)
(图为大坝泄洪场面)
(图为泄洪时的围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