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利夫总统盛赞中国企业 五十年老码头重焕生机
利比里亚邦矿码头恢复改造后投入使用
利比里亚邦矿码头位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自由港内,是利比里亚最大的卸货码头,对该国的物流货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利比里亚曾长期处于内战,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邦矿码头年久失修。内战结束后,利比里亚在中国的大力帮助下,重新焕发生机,物流发展迅速,破旧的邦矿码头因吞吐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利比里亚矿产非常丰富,利比里亚邦州铁矿就位于蒙罗维亚东北约80公里处。据有关部门初步探明,该矿产资源量约13亿吨,平均品味35%至36%,另有远景储量27亿多吨。2010年,武钢从中非发展基金手中收购了利比里亚邦矿铁矿项目60%股权,开启了这个国家铁矿外输之路。然而,当时的邦矿码头根本无法满足大量铁矿石外运。于是,修复改造该码头成了利比里亚港务局和武钢集团迫在眉睫的大事。
2012年,二航局一公司中标利比里亚邦矿码头项目。工程主要包括利比里亚邦矿码头及后方配套工程,通过恢复改造现有的码头完成矿石出口,设计年出口铁精矿100万吨,并承担部分矿山的物资、设备及油品接卸等任务。经过长达4个月的充分准备,2012年7月,码头打下第一根桩,拉开了该码头恢复改造的序幕。经过二航人一年的苦战,今年7月份,码头主体工程完工,相关配套设施陆续投入使用。
下午5时许,“丰顺山号”散货船靠上码头,船员熟练地将缆绳系在系缆墩上。船员小李充满感概地说:“记得上次来这里的时候,还需要港务局的小船引导。现在,整个码头开上去很气派,很现代化,比以前也方便了很多。”
晚上,码头灯火通明,随着货物的卸运,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邦矿码头成了蒙罗维亚少有的夜景之一。
邦矿项目是中利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和重要成果,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建成投产的最大项目,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战略标志性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瑟利夫总统在竣工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她感谢中国,盛赞中国企业创造的“奇迹”。她激动地说,内战后,像“死潭”一样的邦矿,在中国朋友的帮助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是利比里亚经济建设中的典范。(二航局一公司 李安辉 胡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