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秀山大桥项目部所在的浙江舟山进入“烧烤”模式,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将抗暑工作深入到每个环节,打了一场胸有成竹的抗暑防御战。
作息时间早调整
8月3日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地上,栈桥钢板上的温度高达38度,肉眼可见一阵阵热浪。
7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下午上班,炎热难耐。自6月中旬以来,项目部就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作息时间,下午上班时间由1:30改为2:00,下班时间则向后顺延半小时。
科学的作业时间既减少了高温对人的伤害,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工程建设不仅没有被高温绊住脚,反而跑得更快了。
防暑降温药品时准备
7月28日,项目部给分包队伍发放了各种防暑降温药品,包括风油精、藿香正气水、龙虎人丹等,并现场介绍药品使用方法和防暑降温“凉方”,叮嘱工人要随身携带,防止突发情况。
协作人员万中军领到防暑降温用品后,深情的对发放药品的HSE部部长彭涛说:“太感谢项目部了,我们在外承包工程这么多年,都没有遇到过这么关心分包队伍的企业,上周才给我们送了绿豆,今天又送防暑降温药品,跟着你们二航局干,真是暖心。”
说着说着,就看见老万用衣衫擦了擦满头上的汗,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激动的?
然而,没过几天,老万又接到了“喜讯”——彭涛打电话通知他来领西瓜。不过,这回他的汗可没少流——一个西瓜十三四斤,而他的队伍要领33个,够他搬一阵了。
设立乘凉点要先行
桥梁建筑是室外施工,每天都需要接受阳光的曝晒,冬春季节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一到夏季,工人们就扛不住了,经过长时间的照射,有些员工甚至出现了脱皮。
七月初,项目部在各室外作业地设立了乘凉点,乘凉点由旧集装箱改造而成,内装有空调,里面提供防暑降温药、茶水、绿豆汤等降温用品,室外作业员工可间歇的在乘凉点歇息,很好地防范了持续高温作业带来的人身风险。
降温设备需跟进
夏季,室外作业温度高,室内温度也不低,前段时间还没装空调,工人们一到宿舍,就感觉进了“桑拿房”,汗如雨下,觉也睡不好,心情也糟糕,每天上班工作都是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低下。
6月中旬,为解决工人午休暑热难当的困扰,项目部统一给工人宿舍装了空调,把“桑拿房”变成了空调房,如此,即使室外热浪翻腾,室内也能调到适宜的温度。“这比吃顿大餐还让人享受啊!”工人们对项目部这一举措拍手称赞,不仅改善了睡眠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温无情人有情。面对来势汹汹的酷热,秀山大桥项目部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打出组合拳,将高温这头“老虎”成功挡在了门外,大大地促进了施工生产。(沈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