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以干旱少雨而著称的,而今年“中秋”之夜的那场雨来得很急、很猛、秋雨绵绵 剪不断,来得不是时候、不受欢迎。 20多天的梅雨天气,万物被雨水浸透了,虽是初秋,但寒气一天比一天加重。傍晚时分,我懒散的斜*在床上,深深的吸口潮湿冰冷的空气,呆呆的望着窗外风雨中摇摆不定的柳树,静静的听着雨点坠落的撞击声,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总是感到有点失落,有点伤感。 从小我对雨就有一种强烈的厌恶感和恐惧感,60~70年代的湖北,春秋两季经常是暴雨倾盆。我的家在农村,住的是土坯屋,年久失修,地基低凹,排水不畅。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特别是从天井口倾泻而来的雨水,像山洪暴发势不可阻挡。好不容易盼到雨停了,高处地面的积水还在不断地往屋里涌,每逢这样的天气,妈妈急得浑身颤抖,还要挺着带领全家人抗洪。等到雨过天晴,家里的篱比家外的篱还要多,还要烂。尽管如此,我们光着脚,踩着篱,心里也是踏实的,因为,我们的房屋和一家人都经受住了雨水的考验。 山西的雨和湖北的一样,再怎么下终究是要停来的,无论它下了多久,随着雨慢慢渐减少,天空渐渐明亮起来。在经过了连日的阴雨之后,空气格外滋润清爽,于是山西清徐的天空才有了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景象。我的心豁然开朗,对雨的厌恶减淡了。相反,对雨后的初晴情有独钟起 来……。 一场秋雨,一场思。思前想后,原来,我惧的不是秋,恐的也不是雨。我厌恶的是那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平穷的年代,人民百姓艰苦困难的日子。 忆往昔,看今朝,中国人民在党中央、胡锦涛同志的英明领导下,昂首阔步迈进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党中央把人民的幸福安康,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我深信:只要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抓住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一个公平正义,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实现。 一场秋雨,一场思。当我对那场秋雨已完全没有半点恶意之后,冬就离我们不远了,北方的冬是伴着雪花飞舞到来的,皑皑的白雪,晶莹剔透会给我带来更多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