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之际,当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审查组宣布梁场取证成功的那一刻,清徐梁场在座的每一位职工此时的心里就是感激项目经理余本祥一直以来抗艰苦、排万难带领着大家挺过来了。用他的话说:任何时候我都不能倒下,只要职工们不离弃我,我就带领着他们迎难而上、大胆挑战将梁场任务进行到底。就是这样的一位同志,任公司中心试验室主任多年,在中交二航局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具备了较强的、丰富的施工经验,工作成绩突出,06年9月调到太中银铁路工程中交二航局清徐制梁场任项目总工程师兼项目副经理,2007年8月勇挑项目经理重担,克服资金、人力资源不足、申办产品许可证等重重困难,为项目建设呕心沥血、尽职尽责。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了梁场的每一位职工。 一、不畏困难,勇挑重担,经受住了两次艰难考验;始终急项目之所急,想项目之所想 余本祥同志06年8月初来到清徐梁场进行前期小临建设,天气干燥,白天夜晚温差特别大,作为一个身体不是特别好的老同志,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前期进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年轻人,克服重重困难,在施工中敢于管理、敢于创新,通过精心的施工组织和完善的技术方案,梁场小临建设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具备了完善的生活条件和办公条件,为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梁场大临建设过程中,余本祥同志挑起了项目试验室的建设重任,由于铁路建设,对试验室的要求特别高,而且梁场制梁要先取得许可证,试验室尤为关键。由于项目试验人员配备不足,他全然不顾自己是项目总工程师,亲自对试验室进行设计、布置,调配合比,联系商品混凝土厂家,定试验仪器设备,并开始为试验室取得许可证进行前期准备,每天是忙忙碌碌,用他过硬的、全面的业务素质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梁场建设顺利进行立下汗马功劳。余本祥同志还协助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进行征地协调工作,尽力同当地政府和村民加强沟通和协调,商定征地补偿事宜,不断改善同村民的关系,拿下了这一难题,成功解决了征地工作,为梁场建设加快进度提供了先决条件。 2007年8月,由于项目经理夏安乐被公司另委以重任,余本祥同志勇敢挑起了项目经理的重担。而此时业主要求我们必须在9月8日浇筑第一片梁,项目部当时因全线铺架期一再推迟停工刚复工,前期梁场大临建设投入大而又无计量款,资金严重不足,技术人员不够,台座、工装设备等还不具备浇筑条件,余本祥同志到处想办法,并像家长一样把项目部现有的职工们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每天在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终于于9月8日成功浇筑第一片梁,得到了业主、中交指挥部的肯定。 为了梁场能成功申办许可证,余本祥同志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每天既要安排梁场生产又要加强同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铁路桥梁审查组的联系沟通,亲自跑北京多次,每次去总是住最便宜的酒店,吃简单的便饭,2008年8月8日取证成功后,他已经瘦了一圈,老了很多,为了工作,他可谓呕心沥血,费劲心思。 二、人文管理,心系职工,始终想职工之所想,解职工之所忧 梁场的资金始终是处于缺乏状态,在梁场生产、职工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他同职工亲如一家人,像家长一样同职工们交心谈心,加强同职工的心灵沟通,使得年轻的职工们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家长,年纪大的职工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项目部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他没有一味考虑梁场成本而忽视职工的生活,而是加强对设备购买、租赁和材料价格的控制,尽量做到用最低的成本做出高质量的产品,并积极倡导职工们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主张职工们在个人生活方面不铺张浪费,用他自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潜移默化着大家。但他又积极创造良好的住宿、饮食、工作环境,天气冷了为职工多加一床被子、及时发放棉大衣;天热了为大家配备电风扇;要求食堂每餐保证可口的饭菜、配齐办公用品、加强对员工的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和管理、现场操作人员防护用具配备齐全、并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各种劳动防护用品,每年为员工做健康检查等等。从小处关系职工,把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关心、去爱护,始终做到想职工之所想,解职工之所忧。而他的亲兄弟生病住院他没回去看过,2008年里开工后他仅回去了一次,还是开工作会,他已经把项目部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始终做到民主管理,主张民主监督,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高 他也是一名职工代表,在思想上他有坚定的群众观念,相信和依靠群众,不断保持和职工们的密切联系,虚心、认真地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主动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具备了一名职工代表的基本素质。对于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和问题、业务生活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组织班子成员讨论解决,并将需上级部门的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平时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基层职工的真实意见和要求,做到不怕接触群众,不怕听群众意见,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职工代表的神圣职责。在日常管理中始终做到民主管理,在职工中做到公平、公正,向上级部门争取合理的职工利益;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实行民主决策和厂务公开,自觉接受职工们的监督,广泛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合理采纳职工们的建议,努力执行公司下达各类信息,共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干到老、学到老,始终坚持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管理水平 在平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余本祥同志还不断地学习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了《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法》、《工会法》、《劳动法》以及项目管理法等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他总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的人,永远追求知识是最值得敬佩的,要干到老、学到老,为企业多作一点贡献。他经常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学习到十一、二点才休息,总是在优化施工工艺、科学组织施工和有序安排施工上动脑筋,梁场目前顺利施工是同他的正确决策分不开的。他深知作为项目经理责任重大,特别是项目部技术、质量工作,来不得一丝的懈怠和马虎,因此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虚心地向上级及项目其他班子成员学习请教,不断地充实自己,以使得自己的工作和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做好项目部的领头人。 他的谦虚严谨的精神是让职工们最为感动的,他曾说过:“项目部取得的成绩是大家的,不是我余本祥的,是大家帮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在我的心里,始终把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保放在第一位,把对职工的关心放在第一位。我要感谢大家:没有高的收入,在困难时刻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取证的难关,没有主动要求离开项目部。”而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及优良的工作作风更是受到项目部职工的赞扬和好评,全体技术干部在余本祥同志的影响带领下勤奋工作,团结拼博,都以他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项目部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