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万师傅的“炊事风格”

发布时间:2009-05-22阅读次数:
    万禧禄是中交二航局厦蓉高速BT23标项目部员工食堂的炊事员。今年三月中旬才从另一个工地调来,短短的时间里,就显示了他特有的“炊事风格”。

                              “丰富早餐”
    BT23标项目部,地处偏僻的小山村,离市区坐车得二三十分钟。附近只有一家卖油条和馒头的早点摊。由于条件差,以前食堂早餐要么只有油条或馒头,要么就下面条或米粉,每天只有那么一样或两样。万师傅来了以后,早餐大变样。条件差,但万师傅办法多。还是那么几种东西,万师傅的方法是,一是“品种丰富”,每样来一些:油条、馒头、稀饭、炒花饭、面条、米粉等,每天至少三四样;二是“吃法丰富”一种东西,多种吃法:比如面条,他就做成有牛肉面,三鲜面,炸酱面。这样,每天早点就有四五样、五六样可供大家选择了。而且每天还为大家准备了豆浆,或豆腐老、米酒、白木耳汤等。

                            “多样搭配”
    万师傅有一个原则,就是干食堂工作就要干好干精通,让大家吃得科学、满意。项目部规定,食堂中晚餐必须保证每餐三菜一汤。但万师傅自学过膳食学和营养学,他说,膳食讲究多样化,主食,特别是蔬菜,品种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使营养更全面更合理,才更有利于健康;同时,人的口味也讲究多样化,每样都尝一点,才吃的更舒服些。万师傅做菜,就在“多品种”上琢磨。比如炒猪肝,食堂一般是青椒和猪肝炒,但万师傅除了青椒,还放一些红椒、洋葱、蒜薹、;又比如炒回锅肉,除了传统的辣椒外,也掺些大蒜、胡萝卜,干子。并且,这些都是根据膳食学和营养学进行合理搭配的。所以,虽然名义上,食堂每天只有六种菜,但员工们却吃上了十几种,二十几种。

                          “大锅小炒”
     所谓“大锅小炒”,就是本来是一大锅炒的青菜,分成几次炒。万师傅说,炒青菜要大火急炒,才能保持维生素,味道才好。大锅菜为什么不好吃?就是一次炒太多,菜一多,火跟不上,成了“慢炒”,成了“煮菜”,当然不好吃,颜色也不好看。万师傅于是每次炒青菜,都要分好几次炒,而且就此“机会”,把一个菜炒成几种味:比如包菜,就炒成不辣的和酸辣的。大锅菜就这样变成了“小炒”。


                        “ 即时炒菜”
     万师傅炒菜,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即时炒”,每餐炒菜都要算好时间,在开饭前的几分钟才把菜炒好。问他这是为什么,万师傅说,菜除了烹调有讲究,炒熟后存放也有讲究,特别是蔬菜,存放的时间越长,维生素流失得越多,营养也就流失得越多,而且亚硝酸等有害物质也会产生出来,对身体不利;菜的颜色也变得不好,影响食欲。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菜肴的营养,万师傅就“掐”着时间炒菜;而且,他特地要后勤管理员多买来了几个浅底的方菜盆,因为菜盆深了,菜“堆”起来也容易把菜的营养和颜色“闷”坏掉。所以,每到开饭时,食堂里的青菜都是才出锅,青油油、亮晶晶的冒着热气。
    万师傅就是这样,把食堂炊事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去认真地做,科学地做,竭尽全力让大家吃好,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吃得满意。员工们非常感激,打趣地说,我们吃的是食堂,享受的却餐馆的待遇。
这,就是万师傅追求的“炊事风格”。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