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项目后期人员管理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0-01-22阅读次数:
     项目部是施工单位临时设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自主生产管理机构,但是它同时受制于上级单位的宏观调控,项目部人员等资源会受到项目进展的影响发生很大的变动: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尤其是到了后期,骨干力量会大量调往新组建的项目部。在实行项目管理制以来,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总体上适应了工程管理,但是项目部设置的临时性客观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项目后期,人员的频繁调离,人员急剧减少,对后期项目生产管理存在不良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项目的最终成败。
     现代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人是生产管理中最活跃的、最不好控制的、影响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我们项目管理的实际是:项目进场初期,人员兴旺,各级人员充实;随着该项目不断推进,新项目不断上马,人员开始“青黄不接”,该项目的骨干员工必须服从组织调往新项目。在这个衔接阶段,一方面该项目必须稳步推进,善始善终;另一方面,新项目必须立即上马,快速进入正规,由此给既有项目部带来的人力资源压力是巨大的,此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人员使用策略来稳定团队,进而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笔者总结出“三步走”循序渐进的项目人才使用模式,来有效应对项目后期人员大量调离的情况。
     其一,未雨绸缪,超前谋划。项目主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项目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做好心理准备,有大局观,要为其他新上马项目提供一部分已锻炼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首先从项目进场之初就应该积极制定项目人才梯队培养计划(计划中对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岗位人员流动要有预见性,须储备后备人才)并逐一实施,使项目管理各级人才有机衔接。项目上要正确利用岗位培训、外出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同时要将公司推行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不少项目上有比较成功的“师傅带徒弟”的典范,项目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其二,给新人提供平台,强化岗位实践。如今新员工素质普遍较高,通过一段时间“师傅带徒弟”的培养,以及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换岗锻炼,新员工已初步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之后,要敢于放手让新人在一个高的起点锻炼自我,给新人压担子,有意识的让一部分具有潜质的员工放手去干,不完全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方向指导。只有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达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在五分公司京沪项目部,就成功启用了部分新人,让他们承担重任。
     其三,不拘一格,大胆启用外聘员工,为我所用。刘邦在总结自己为什么能当开国皇帝时说,他谋略不如张良,理政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可是他善于使用人才,所以能得天下。刘邦的用人观同样可以移植到项目用人管理上来。根据目前企业的情况,大项目不断上马,技术及管理人员相当紧缺,从而从社会引进了一批人才,我们须“知人善用,大胆启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首先,提供合适的平台,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其次,给予他们与之匹配的薪酬福利,打破原有的主体与非主体的待遇差异;再次,在项目上充分展示卓越的企业文化,增强归宿感,凝聚力,用良好的事业真正留住人才。
     笔者以为,通过以上“三步走”人才使用模式,便能有效应对项目后期人员变动危机,给业主交上一份完美答卷,给企业赢得效益,给员工赢得福利,给社会履行责任,达到我们承建项目的初衷!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