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孔子》,心里有种打翻五味瓶的感觉。感叹两千多年前中国便有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他的思想和智慧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与价值;感触一个人心怀抱负却不受重用,甚至颠沛流离于异国的积郁;感慨他“以德为政”的主张穿越了时空,超越了时代,影响延绵千年;感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人格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信仰;也感动颜回一次次潜进冰河之中,捞出一捆捆的简册,最后却因冰冻和劳累而牺牲了生命。 大凡都是乱世出圣贤、出英雄,想必孔子这样的圣贤是很难再看到了。而仅这一位给我们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便足以我们受用一生了。让人心痛的是在千年以后,我们都在盲目地追捧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已被人们淡漠。与之相反地,韩国却在以儒家文化立国,据说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大部分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韩国教育界的权威机构人士声称:“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目前全球已有近6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已成为“汉语推广”的一个重要符号。汉语已经成了美国第二外语,以后我们见到老外不必再和他们说:对不起,我的英文不好了。我们可以直接问他:你会讲汉语吗?做为每一名中国人,都将为此刻深感自豪。 说到孔子,便联想起一位与之齐名的圣人——老子,“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两千多年的话今天却变成现实,如果人们早就能够意识到先辈们的话的重要性,今天就不用再搞单双号、无车日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思想也是我们现今提倡和谐社会的条件。二进制的发明者莱布尼承认他二进制思想是来自中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启发,而且说他承认的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中国人比现代人都聪明。 法国巴黎诺贝尔奖得主获奖之后,发表感言说到: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要好好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归到2500前,跟中国孔子这样的圣人寻找生存智慧。的确,想想今天的旱灾、矿难、假疫苗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古圣人们2500年前的和谐社会和世界大同的主张了。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类也已经具备消灭自己的智慧。我们为什么等到全球变暖了再去搞全球熄灯一小时?为什么等到黄沙满天才去检讨自己鼠目寸光的“杰作”?为什么等到肆意挖空我们煤矿却尝到血的代价?我们在熄灯的一小时里会真正反思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