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施工作为高铁的核心技术,不仅工期紧、任务重,而且工序繁琐,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生产处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项目建设者在无砟轨道先导段施工中,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克服了技术难度大、技术新、标准高等一切困难,获得了京沪总指、苏指、博格公司、中交等单位的一致好评。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无砟轨道施工,无论是聚脲防水层喷涂、滑动层的铺设,还是底座板施工,每道工序都严格实行精细化管理,质量全部以毫米级误差控制,任何一个步骤出现误差都会影响整个的施工要求。 为了确保无砟轨道工程的顺利推进,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多次组织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施工要点进行攻关,并加强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确保所有上岗人员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熟练的业务能力,能够把安全质量管理、技术要求和文明施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为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奠定夯实基础。 2009年12月4日,二航局五分公司在中交京沪高铁项目首家底座板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标志着中交六标段无砟轨道施工正式拉开序幕。随着2010年的到来,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在短短三个月内获得三块绿牌,并在2010年3月25日,接受京沪总指赵国堂总工为组长以及苏州指挥部、博格公司、中交项目经理部100多人的检查评估及验收,并成功通过京沪总指验收检查。 检查验收现场,京沪总指总工赵国堂对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无砟轨道先导段,施工措施、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安全保障以及对管理、技术资料进行了详细查阅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认真听取讲解,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博格公司的代表高度赞赏,称赞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在春节期间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京沪总指总工赵国堂高度评价了二航局五分公司在无砟轨道先导段施工方面所取得成就与努力,并当场进行了表扬说:“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项目先导段施工成效显著,堪称全线无砟轨道施工的样板。” 堪称全线的施工样板 京沪总指、京沪苏指、中交京沪项目经理部领导对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的无砟轨道技术非常重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于2010年2月12日亲临京沪高铁现场办公检查,1月29日原铁道部副部长京沪高速董事长蔡庆华来检查底座板施工,1月26日京沪公司总经理李志义来检查底座板施工,中交项目经理部、公司、分公司领导,对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进行了检查指导。京沪总指领导对二航局五分公司在由线下向无砟轨道施工工序转换过程中表现出的“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表示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参建职工继续发扬不畏艰苦、攻坚克难作风,在无碴轨道施工中打造出全线的样板工程。 2010年4月11日,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在先后进行了十次共24块的揭板试验,并通过验收,在二航局乃至中交集团都是首次接触,并将大面积展开施工,为CRTSII型无砟轨道轨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京沪高铁六标段施工全线起到样板工程作用。 技术是生产的动力。二航局京沪高铁项目部始终坚持提高技术效率,鼓励技术改革、技术创新。项目部多次参加铁道部、博格公司无砟轨道培训,要求所有上场职工必须经过严格考核。项目部还博格公司专家,结合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从先导段底座板到无砟轨道施工,设计出有针对性施工方案。同时,还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多方面的试验论证,多次召开交流研讨会,不断优化工艺流程。 在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高铁项目始终坚持标准化施工,底座板钢筋采用标准模架加工;坚持人员配备标准化,挑选技术能手,严格培训上岗;坚持管理标准化,从钢筋加工、绑扎,到成品的存放、运输等均实行流水线作业、工厂化生产,保证了质量,提高了效率,同时充分满足全面展开先导段底座板施工后的进度要求。 项目部还通过严控物资设备采购流程,细化无砟轨道施工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建立和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积极鼓励技术人员结合工地实际进行施工方案调整,在确保方案工艺优质、先进、安全的基础上,做到了利益最大化。 打赢最后的攻坚战 无砟轨道先导段的成功展开,不仅为京沪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更为今后高速铁路开展大规模的无砟轨道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技术保障。今年,是京沪项目攻坚决胜的整体推进年。京沪项目广大参建员工正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热情顽强拼搏,严格按照铁道部“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管理要求,“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决战京沪,为局争光”,誓夺京沪决战的最后胜利!